无眠的援藏“第一夜”
8月7日,北京市第十批第二期援藏医疗队队员、我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王望抵达拉萨市人民医院。还没来得及适应这里的一切,当晚11点50分,一通急促的电话打到王望医生的手机上,正准备入睡的他迅速起身。
“王主任,我是急诊科,来了个骨折的小男孩,次罗主任离医院比较远,您能过来做手术吗?”
“没问题啊,我马上过来!”
骨折的是名叫小次旦的5岁藏族小男孩,当天中午12点左右不慎摔伤左肘,在当地的一家县医院就诊,拍片后诊断为左肱骨髁上骨折,移位大。受诊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临时固定骨折部位后,男孩一家来到拉萨市人民医院寻求紧急手术。
急诊科收治后立即联系骨科,重新给小次旦做了检查和拍片。王望医生来到手术室,此时的小次旦托着左臂,眼神清澈,十分乖巧,但一同陪诊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眼里满是焦急,不停地用藏语呢喃着。王望医生经过查看孩子的伤情和前期处置措施,对照X光片认真分析骨折处,当即决定实施髁上骨折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
工作中的王望医生(左)
此时,医院手术室正在进行一场剖腹产手术,没有空闲的手术台可用。在等待的过程中,王望医生一边安慰着小次旦,一边和骨科值班的医护人员探讨着手术方案,讲解如何开展“三针定位”的克氏针固定术。
8日零时30分,手术终于开始了。闭合复位,打入克氏针固定,骨折处状态稳定……不到一个小时,小次旦的手臂复位固定好了。王望医生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离开了手术室,头顶已是繁星闪烁。
9日上午,王主任就术后情况进行了回访,X光片显示,复位固定很好。一同参与手术的次仁顿珠医生深有感触地说,“小才旦是真的幸运,当晚就能做上手术,而且还是积水潭医院的专家做的。这种闭合型骨折的情况,一般都得打上石膏等上几天到一周才做得上,小才旦比北京的孩子都幸运哩!”
王望医生(中)与当地的医生们讨论手术细节
供稿丨拉萨市人民医院 库晓峰
编排丨于淼
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审核丨靳晓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