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2022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发布,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2022年11月26日,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2022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这是该指数第7年发布,研究数据覆盖全国10317家公立医院,共涉及36个专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在三大专科领域名列前茅,其中骨科蝉联全国第一,烧伤科全国第二,运动医学(排名今年新设)全国第四。 全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指数是全国首个基于海量患者真实行为数据进行的研究,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基于主流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16年来真实的医患行为数据,通过对657.7亿次患者浏览轨迹、8083万患者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记录、7.7亿次医患交流、583.9万条患者在医院就诊后的线上评价进行研究,得出2022年度36个专科领域患者线上线下就医选择的综合指数。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九)​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内瘘血管的使用年限越长越好。而内瘘血管的使用年限与血管本身条件、血液成分、手术方法、使用方法、保养方法相关。今天,血管通路小组讲解如何避免内瘘血管形成血栓。如何判断内瘘血管是否出现血栓① 用手触摸时,发现内瘘血管局部的震颤和杂音减弱或消失。② 透析时血流量不足或无法透析。③ 新发血栓处疼痛。④ 听诊器放在瘘口处听不到清楚的血流冲击音或声音明显减弱。如何预防内瘘血管血栓的形成① 注意保暖,避免造成血管收缩的各种因素。② 避免压迫内瘘血管,例如:避免内瘘血管侧腕部佩戴首饰、手表等,睡觉时不要将内瘘血管侧手臂垫于枕后,避免侧卧于内瘘血管手臂侧,避免拎、持、举重物。③ 内瘘血管侧手臂不能测血压…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心内科联合创伤骨科成功救治多位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

    日前,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团队联合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团队,以及相关的麻醉、重症、急诊等学科,开展多学科合作,将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理念进一步应用于老年骨折。在新龙泽院区成功救治多位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实现了“冠心病”及“骨折”双“加速康复”,得到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高度评价,充分印证了北京积水潭医院高素质医护团队及高效率多学科协作,发挥出1+1>2的效果。老年人髋部骨折也称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合并冠心病的高龄患者,骨科手术风险率极高,这对于骨科医师来说是个棘手的难题。一方面,如果不解决心脏问题,手术风险极大。另一方面,如果植入支架解决冠状动脉狭窄,虽然心脏的隐患解除了,但患者必须长期服用双联的抗血小板用药,手术又面临着出血的风险。面对“两难”,北京积水潭医院为这类患者带来了新希望。 心内科主任刘巍团队与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团队多次碰头,在总结以往经验、参考国外最新的“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脏评估及管理指南”的基础上,制定了骨创伤合并冠心病患者一系列的评估、诊断、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难度升级!手外科利用3D打印技术辅助再造全长拇指缺损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陈山林团队应用3D打印第一腕掌关节+掌骨技术,再次完成一例重度拇指缺损的再造手术。这例手术与去年 “定制化3D打印掌骨联合改良踇甲瓣技术再造可活动腕掌关节的拇指”手术相比,不仅难度升级,术式也是该团队首创。张先生的求医之路来自河北的张先生(化名)就是重度拇指缺损的患者。张先生在工作时右手拇指不慎被机器挤压,导致严重的开放性创伤,拇指仅有一小条皮蒂与手掌相连,当地医院急诊就诊后,医生经探查拇指情况,发现组织毁损严重,没有再植条件,只好去除毁损的拇指,把伤口清创缝合。伤口顺利愈合了,但生活的打击才刚刚开始。由于创伤范围大,伤后拇指及第一掌骨、大鱼际软组织均完全缺损,整个手掌仅剩下四个掌骨及四个手指,右手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劳动能力严重下降。对于正值壮年的张先生来说,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挣钱养家是理所当然的责任,但右手功能的缺损却让他无能为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迷茫与挣扎,在爱人的劝导下,“现在的医学技术这么发达,一定有办法重新造出一个大拇指来的”,夫妻二人决定踏上…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科建设】科技赋能 心内科开启“一院三区”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带领年轻医师团队欢迎您的加入! 为加快科室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秉持医院“ 一院三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构建三个院区同行体系,通过互联网系统和高科技手段为医疗赋能,开启三个院区协同发展新模式。北京积水潭医院三院区院区同源,互助共促科室发展自2021年以来,心内科坚持开展每日“积水谈心”早交班活动,近1年来为全国数十万医疗同仁解读了来自AHA、ESC、心血管长城会等国内外大型指南会议专家共识和最新研究,得到了国内外同仁的一致好评。此外,科室结合互联网新模式搭建患者管理平台以及线上医学影像分析平台,真正实现了“一院三区”共同查房。在良好的氛围下,更多的年轻医护人员投身到学术研究和医疗创新工作中,为科室发展持续注入年轻力量。“积水谈心”早交班活动人工智能,开启精准医疗新时代近几十年来,关于人工智能(AI)的研究不断深入,我院在早期开展三个院区协同工作中,不断加深互联网科技的临床实践应用,在心内科主任刘巍教授的带领下,逐步构建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临床医疗新时代。目前,心…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术式再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团队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完成双侧锁骨骨折微创手术

    11月16日上午,在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在院长蒋协远、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强等专家的指导和规划下,创伤骨科张玉富副主任医师运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一名29岁双侧锁骨骨折男性患者成功进行了微创手术。这是蒋协远团队运用骨科手术机器人进行术式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尝试。 据了解,这名患者是在骑电动车时不慎摔倒,双手着地,致双肩部疼痛伴活动受限。患者伤后来我院急诊就诊,结合病史、查体及X线片检查,确诊为双侧锁骨骨折。急诊进行锁骨带固定后,患者住院手术治疗。手术中,专家团队在肩峰固定示踪器,术中三维CT规划弹性髓内钉入钉点及方向。在机器臂引导下精准选择最合适的入钉点,复位满意后,置入3.0弹性髓内钉。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双侧锁骨骨折,移位明显手术中▲蒋协远院长指导手术路径规划▲张玉富在术中操作▲闭合复位下弹性髓内钉穿过骨折端▲术中透视显示复位良好,固定可靠,弹性髓内钉置入最佳位置张玉富介绍,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2.6%,常见于年轻患者。其中,锁骨中段骨折约占80%,约50%存在骨折移位。上…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八)​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感染是摁断“生命线”的重要原因,有30%的透析患者因为“生命线”感染而被迫住院治疗。血透患者“生命线”主要有三种: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血管内瘘、及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的感染发生率最高,移植物血管内瘘次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感染率相对最低。因此,在自身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首选。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① 深静脉导管感染分为三类:导管出口皮肤感染、皮下隧道感染、和血流感染。② 导管出口皮肤或皮下隧道感染多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出现化脓。③ 血流感染往往会出现寒战、高热,或表现为长期低热,在透析中或结束后往往会出现高热。④ 感染的局部危险因素:皮肤完整性受损、个人卫生习惯差、使…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疗技术】肾内科运用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解决血液透析导管定位难题

    王女士(化名)因为尿毒症今年8月刚开始血液透析治疗,因为紧急开始透析,在急诊床旁进行了右侧颈内静脉导管置入术。手术成功后,胸部X线平片显示导管走行和导管末端位置良好,但导管使用仅2个月就发生了堵塞。为了继续透析治疗,只能给王女士再重新更换一根导管。新的导管更换后,注射器抽吸顺畅,常规影像检查评估导管位置良好,可第一次使用新导管血流量就不足,看来按常规处置已不能解决王女士的难题了。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团队决定运用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技术为王女士进行血管通路检查。检查显示:导管末端位于静脉汇合处并与血管壁贴附,造影剂有返流。导管下移6cm,再次检查,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内,导管末端无贴壁,造影剂无返流。按照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结果,张东亮主任团队进行了血管通路的重新构建,手术结束后,王女士立即前往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血流量350ml/min,压力监测正常,新导管可以长期使用了。通过该病例可以看出,三维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实时、动态、全景、显影的技术优势,是解决临床疑难通路的有…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促区域医疗中心检验质量管理全面提升

    “医”路向“黔”技术帮扶解难题 质效提升促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卫生健康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实现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规范、高效发展,根据医院决定,8月14日,医学检验中心王旭主任技师到达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协助区域医疗中心的检验科建设。 在派驻的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王旭紧紧围绕“如何实现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的这个主题,深入临床一线,调研工作现状,规范岗位职责,明确职责分工,加强质量管理层的人员能力培养,指导科室改进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加强质量记录规范化,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和协作。在她的协助下,医院完成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项目和报告界限的全院讨论与初步修订。目前,王旭带领检验科全体质量管理层,规范检验报告单格式、修订检验项目参考区间、设立儿童参考区间、优化检验项目组合等,为临床诊疗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撑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快捷”的服务。王旭非常注重对专业技术人员基础知识、实操能力、异常结果分析…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快速反应!重症医学科成功救治罕见病危重产妇

    “产妇病情危重,紧急求援!”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作为昌平区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11月2日上午接到求助信息。情况紧急,医务部立即组织专家小组待命,由产科郑秀丽主任医师、重症医学科王郝主任医师及肾内科杨洁副主任医师组成的医疗小组,第一时间前往产妇所在的医院进行会诊。 患者琪琪(化名),33岁,本次停经后47天突发腹部剧烈疼痛,10月25日因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收入外院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盆腔大量积血,约1600ml,手术顺利完成,闯过了第一关,琪琪和家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在术后第5天,患者开始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贫血,血小板明显下降。该院考虑为感染,积极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病情还在持续加重,肌酐和D-二聚体急速上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急性肾功能衰竭并转入重症病房。此时,外院已经竭尽全力,多次全院会诊,但琪琪的病情还在加重。11月2日,琪琪的血小板已经低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随即该院发出求援信息!积水潭医院专家组到达后,仔细了解患者病史,对病程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很快形成了共识。在琪琪的化验结果里可以看到乳酸脱氢酶、间接…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技术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完成8FR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刘巍主任医师、韩昊副主任医师带领科室团队,成功开展由8FR(直径不到3mm,国际上最细)的心腔内超声(ICE)导管引导下的房颤射频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积水潭心血管内科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应用该技术的医院之一,为京津冀地区复杂房颤患者带来治疗的新希望。一周前,55岁的王女士(化名)因阵发性胸闷伴心悸、乏力来院就诊,诊断为持续性心房颤动,既往有脑卒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不到30%)、高血压等病史。心血管内科刘巍主任医师、韩昊副主任医师以及科室介入团队成员对病史、查体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综合研判,计算CHASD2-VASC(房颤导致血栓评分)6分,HAS-BLED(房颤导致出血评分)3分,房颤卒中风险、出血风险均较高。经过冠脉造影排除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后,为降低卒中风险及出血风险,避免再次脑卒中,同时避免全麻增加手术风险,心血管内科团队研讨后决定,为王女士实施局麻下心腔内超声指导的房颤射频消融+经皮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术。手术中,团队选用8FR心腔内超声导管指导房间隔穿刺,完成房颤射频消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临床科研】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获得开展药物临床试验资质

    为推动药物临床试验及临床科研工作的发展,在医院领导、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普外科主任柏楠带领科室积极组建药物临床试验团队,建立专业制度、制定实施规范及标准操作规范流程,开展理论培训和设施准备,于2022年9月23日完成药物临床试验网上备案。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专家组莅临我院新龙泽院区现场审查。普外科专业团队成员在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王美霞和副主任陈志刚的指导下迎接检查。在检查组宣布检查流程后,普外科副主任高鹏骥代表普外科专业团队详细介绍了既往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团队成员、普外科专业制度、药品及档案管理方案、科室设备设施等情况。专家组就专业负责人资质、管理制度、团队成员分工以及各岗位人员的理论水平进行了现场审查和考核。随后,专家组成员进入科室,现场检查了受试者接待室、药品储藏条件、抢救设备设施、档案管理情况等。经过现场检查和提问,普外科专业团队获得了专家组成员的一致肯定,正式取得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资质。今后,普外科将积极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工作,促进创新药物的临床应用,更好地服务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七)​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慢性肾脏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感染,据统计,尿毒症患者第二位的死亡原因就是感染,比例可达15.5%。就感染部位而言,尿毒症患者最常发生的感染部位就是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是血管通路感染的高危因素,高达48-73%。其他部位的感染,如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也比较常见。而且,长期接触血液,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例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等)的机会也比正常人大很多。透析患者为什么容易感染?① 免疫功能是人体的一道“防火墙”,它能将致病微生物阻隔或者消灭,避免其侵入人体内致病。透析患者由于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微炎症状态等多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防火墙”出现“漏洞”,外界病原菌容易通过“漏洞”乘虚而入。② 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去伪存真 急诊科成功救治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

    不久前,76岁的李女士因腹部剧痛被送进北京积水潭医院新街口院区急诊。急诊接诊医生开具辅助检查,抽血、腹部超声、腹部增强CT,结合患者腹部压痛、反跳痛,各项数据显示患者为“急腹症”。医生立即将患者留院观察,建立静脉通道,请急诊外科会诊。经多学科会诊,患者腹痛剧烈,原因不明,各种检查提示严重腹腔感染,腹内疝可能,如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发展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情况紧急,急诊科主任田兆兴赶到病房,为患者进行了详细查体,查看了各项化验及影像学检查。虽然患者的各项化验和影像学检查均支持“急腹症”诊断,但临床表现并不符合“急腹症”表现,综合分析,患者虽无皮疹表现,但腹型过敏性紫癜可能性更大。在田兆兴主任的指导下,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甲强龙80mg抗炎,葡萄糖酸钙抗过敏,并辅以抗感染、抑酸、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5个小时后,李女士的腹痛明显缓解、精神状态明显改善,1天后腹痛完全消失,3天后白细胞降至正常,消化道出血停止,7天后超声复查,腹盆腔游离积液完全消失。 李女士为医护人员点赞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患者后续将完善进…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的“新助手”——人工智能超声心动分析系统

    超声心动(又称心脏彩超)是心脏疾病病人检查的重要手段,实时解读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血管内科医生诊断及治疗心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帮助。在国内,需要在超声心动图室,由超声科医生进行检查,而在大多数国家,超声心动的操作及诊断是由心内科医生完成,也是心内科医师专科培训及必须掌握应用的心脏检查手段。为使心脏医生尽快掌握这项技能,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在科主任刘巍教授的带领下,倡导超声心动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并在国内首次引进心脏超声智能分析系统,快速、准确地为心肌梗死、冠心病、心力衰竭、瓣膜病等多种心脏疾病快速进行诊断及分析,有效地提高了医疗质量。 ▲刘巍主任操作心脏超声智能分析系统助力心梗患者诊断治疗近日,刘巍主任团队为一名89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为患者植入1枚支架后收入病房,值班医生韩蕊医生行床旁超声心动检查,仅用时5分钟便获取了心脏的6个操作界面,实时链接智能超声系统,即可进行分析及解读,快速出超声报告,团队根据超声对心脏功能,瓣膜反流等信息,调整对患者的治疗方案。智能心脏超声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检查…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疗技术】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首次应用3D-DSA技术评估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病变

    87岁高龄的赵奶奶已经血液透析2年多,2022年赵奶奶终于有了自体动静脉内瘘,这得益于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主任张东亮带领的血管通路团队。此前,赵奶奶依靠颈内静脉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右侧颈内静脉导管出现了血栓,于是在左侧进行颈内静脉导管置入,张东亮主任为赵奶奶成功建立了左前臂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等待内瘘血管成熟的过程中,赵奶奶的左上肢渐渐出现了肿胀,这是中心静脉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肿胀手综合症”,与颈内静脉留置的导管密切相关。内瘘即将成熟使用,颈内静脉导管拔除还是保留?经过仔细的血管通路超声评估,血管通路组讨论认为内瘘已经成熟,符合穿刺条件。血液净化中心高艳均护士长成功为赵奶奶穿刺,内瘘血管成功使用并完成血液透析治疗,颈内静脉导管可以拔出。而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拔出导管后,中心静脉会不会狭窄、血栓?如此一来,还需要进行中心静脉球囊扩张手术,麻醉、手术、造影、球囊等一系列问题将接踵而至。CT三维(3D)造影技术在肾内科血管通路评估检查中早已成为常规,数字减影(DSA)技术是血管介入诊疗必备的基础,…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在宁波启用 积水潭医院专家完成两例远程手术

    10月29日上午,北京积水潭医院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与宁波市第六医院远程连线,院长蒋协远、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韩巍,脊柱外科副主任何达等骨科专家,通过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先后为两名一千多公里外的当地患者进行了手术。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正式进入临床应用。术前双方在线上举行了简短的启动仪式。宁波市卫生健康委、鄞州区卫健局、宁波市第六医院院领导班子及相关科室代表,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及部分专家参加了启动仪式。宁波市第六医院作为国家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联合医院,于2020年引进宁波首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并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等专科推广应用。蒋协远院长表示,希望在积水潭医院的带动下,有更多医院能够加入全国5G+医疗健康领域,为智慧骨科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蒋协远院长在启动仪式上讲话启动仪式后,蒋协远院长、王军强主任、韩巍主任医师、何达主任医师等专家利用骨科机器人5G远程手术系统进行手术规划,并在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和脊柱外科团队配合…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骨科机器人天玑再创记录!微创治疗多发骨折

    10月27日上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数字化手术室,院长蒋协远和智能骨科病房主任王军强运用骨科机器人天玑,为一名61岁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骨盆骨折和跟骨骨折的手术,再次刷新了积水潭医院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多发骨折的记录。这名患者是前一天在电梯井中发生坠落,导致腰部、臀部及左足摔伤,伤处肿痛并活动受限,不能站立及行走,被送至我院急诊。结合急诊病史、查体、X线及CT,初步诊断为“左跟骨骨折、腰椎骨折、骨盆骨折”,收入创伤骨科病房。 王军强主任介绍,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像这样的多发伤患者不可能一次完成所有手术,需要分级、分段手术,便于控制手术对患者带来的损伤。但是,对于多发骨折患者来说,传统治疗方法时间过长,骨折部位容易在畸形位置出现粘连,后期复位很困难,特别是骨盆、脊柱等部位,容易导致终身残疾。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创伤骨科经过详细的讨论,决定采用骨科机器人进行手术,不仅切口小,而且可以一次性进行多部位手术,既节省费用,还能让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经过术前的精细规划,蒋协远院长熟练运用骨科机器人为患者手术。…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痔友”的新选择

    10月27日,又一位内痔出血合并脱垂的患者顺利出院。不到30岁的李先生虽然年纪轻轻,但却是一位资深的“痔友”。数月前因严重出血性内痔,血色素一度掉到了60g/L,严重的贫血导致他全身乏力,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给生活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经外科手术治疗后,便血情况得到了数月的缓解,但近期再次出现便后滴鲜血的情况,血色素再次降低到85g/L,保守药物治疗无效,急需再次治疗,但李先生回想起外科手术术后恢复的痛苦经历,实在不愿重蹈覆辙。 一边是不能再被每日便血拖延的病情,一边是对手术后恢复期痛苦的焦虑和担心。最终李先生来到了消化内科蓝宇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蓝宇主任医师向患者介绍了内镜下内痔微创治疗的理念后,患者欣然接受。住到消化内科病房后,经贾纯增副主任医师的检查,确定患者是内痔合并出血及可复性脱垂,为III度内痔,有明确的治疗指征,考虑到出血部位同时存在脱垂,拟定行内镜下内痔套扎治疗。手术当天,贾纯增副主任医师先给患者行全结肠镜检查,明确患者无其他结肠疾病后,更换治疗性内镜,使用一次性内镜用套扎器,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世界男性健康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可以解决的那些“男”题

    今天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加班、熬夜、应酬等生活压力导致越来越多的疾病威胁着男性的健康,有些男科疾病通过手术、药物等治疗手段并不能达到最佳的疗效,如果您也被以下疾病所困扰,不妨试试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法。 倡导健康生活,保障男性健康患者张先生张先生近三年来一直被持续的会阴部疼痛所困扰,这种疼痛不是特别剧烈,但是持久,迁延不愈。张先生就诊于多家医院,均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包括药物、理疗等多种治疗,效果不好,张先生被折磨得痛不欲生。几经辗转,张先生来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就诊,被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并开始进行低能量放散式体外冲击波治疗。第一次治疗后症状即明显减轻,治疗后的第二天就给医生发来信息说:“三年了,我从没有这么舒服过,太感谢了!”第一次治疗后他的疼痛评分就由8分降至3分,患者非常满意。之后每周一次,完成六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疼痛评分0分。患者王先生王先生2年前因车祸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在当地医院行骨盆骨折外架固定术及膀胱造瘘术,但出现阴茎勃起功能障碍。1年半前,来到北京积水潭…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 ... 1617181920 ... 36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