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五一假期成功救治多例急危重症患者

    劳动节假期首日,当大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却坚守岗位,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5月1日下午,普外科急诊团队接连收治两例从外院转来的高龄车祸伤患者,均为多发伤伴腹部闭合性损伤,情况十分危急。普外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徐耀凯医生迅速完成接诊评估,蔡轩医生联合急诊内科等多学科会诊。此时,69岁男性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经综合研判并与科室主任高鹏骥及值班医生王欣讨论后,医疗团队果断决定实施急诊手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系膜血管严重破损,腹腔内出血量近3000毫升。在麻醉团队完成1000毫升自体血回输的强力保障下,成功控制出血点,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稳定。正当首台手术紧张进行时,另一名71岁女性患者的增强CT和连续床旁彩超动态监测提示腹腔空腔脏器损伤可能。蔡轩医生刚结束第一台手术便立即投入第二台抢救,通过腹腔镜探查确诊患者回肠完全断裂合并多发肠系膜损伤。医疗团队沉着应对,顺利完成回盲部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在这场持续至次日午后的生…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出生体重仅为1240克!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全力守护新生儿健康

    2025年2月25日中午,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天使”——安安。这是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仅31+3周、出生体重仅为1240克的她,从出生起就面临着重重考验。她的呼吸、消化、循环等各个系统发育均不成熟,接连出现呼吸暂停、低血糖、黄疸、体温不稳定、喂养不耐受、贫血等一系列问题。在这场与病魔的赛跑中,新生儿病房的医护团队与安安的父母紧密携手,克服多重难关,用爱与专业为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安安入院后,新生儿病房迅速启动紧急救治流程。李红日主任医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带领医疗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精准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精心调控多功能暖箱的温度及湿度,为安安提供温暖、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密切监测安安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通过积极的呼吸支持和药物治疗,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她的呼吸暂停症状。刚出生时的安安病情逐渐平稳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胎龄太小,安安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喂养不耐受的问题十分严重,频繁出现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改善服务 | 多学科协作打造一站式服务 北京积水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助您告别肥胖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体重管理中心。中心以“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为核心,依托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旨在为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科学化、个性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助力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目标。基本情况介绍体重管理中心位于我院回龙观院区西楼一层健康管理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越,中心除常规配备身高体重仪、血压仪外,还配备有专业人体成分分析仪、心肺运动测试仪等,一站式完成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等精准检测及评估。运营模式多学科联合诊:中心打破传统单科诊疗模式,由健康管理中心、营养科、内分泌科、普外科、中医科、运动医学科、心理行为医学科等专家组成联合团队。针对患者体脂指标、代谢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制定“分阶梯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医学营养治疗、药物干预、中医调理、减重手术、心理干预等,不管哪个科首诊,都可以按严重程度及干预效果进行转诊,实现内外科兼并、中西医结合,避免了患者的多科室奔波。03挂号方式…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心实验室与紧急医疗救援实验室揭牌启用

    2025 年 4 月 25 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中心实验室及紧急医疗救援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关键科研平台,平台的启用标志着医院的科研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于洋出席揭牌仪式。医院各学科带头人,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启动会由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蒋协远首先为中心实验室揭牌致辞,阐述了实验室的正式启用对医院发展的里程碑意义。他强调,中心实验室的启用,是医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的关键一步。希望中心实验室的启用,能够助力医院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全链条,推动科研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医疗科研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李玉梅表示,两大实验室的正式投用是医院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为医院开展前沿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与技术支撑。李玉梅指出,未来要将实验室打造成培育科研骨干人才的 “孵化器”;以实验室为载体,持续深化…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启动西城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ERAS全流程管理平台项目

    为优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流程,进一步打通医院与社区医疗资源通道,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4月23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下,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承担的“ERAS理念下西城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新街口院区顺利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优化,构建覆盖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全流程管理机制。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出席会议。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宁等项目团队成员,以及项目参与单位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会议。作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规范化诊疗的先行者,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0年率先建立老年髋部骨折共管模式,通过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将术前等待时间由平均7天缩短至48小时以内,院内死亡率从1.7%降至0.1%,已帮助1.5万老年患者重获优质生活。然而当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体系仍存在保守治疗重视不足、术后康复衔接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ERAT手术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李磊教授带领下,成功完成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无创治疗新方案。42岁的患者许女士右下腹反复疼了整整一周,来院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壁厚、阑尾内可见粪石样。经多学科联合评估,团队决定采用ERAT创新治疗方案。术中,医生通过肠道内镜直接看到阑尾开口明显充血,造影提示多发充盈缺损。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成功清除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粪石碎屑,随后置入可降解支架扩张狭窄段。术后许女士的疼痛即刻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后48小时即康复出院,实现“今天手术、明天进食、后天出院”的快速康复目标。术中造影可见阑尾内多发充盈缺损X线下查看阑尾腔支架的形态和位置ERAT是一种新兴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通过结肠镜在X线引导下,经自然腔道对阑尾进行精准介入治疗。该技术通过支架置入、结石取出及脓腔引流等操作,可快速解除阑尾梗阻、降低腔内压力,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完整保留器官功能。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该方法无需切除…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守护高原患儿!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罕见儿童骨病远程会诊

    守护高原患儿!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罕见儿童骨病远程会诊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高难度微创术为膀胱癌患者破解困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高难度微创术为膀胱癌患者破解困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18年“超龄”移植肾功能衰竭,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精准治疗助力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70岁的田阿姨与体内“服役”18年的移植肾共同缔造生命奇迹——这个超出器官移植平均生存期近一倍的特殊病例,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团队的精准诊疗下,成功突破功能衰竭危局。通过肾穿刺活检技术,这枚承载着医患共同坚守的“生命滤网”重新开启净化使命,续写生命篇章。田阿姨是一位与疾病长期抗争的多囊肾患者。二十年前,刚满50岁的她因肾功能恶化进入尿毒症期,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两年后,她成功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虽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肾功能恢复良好。然而术后8个月,田阿姨复查时发现HPV阳性。在为期半年的监测中,病毒由低危型转为高危型,期间曾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近一年来,田阿姨的血肌酐水平逐渐升高至100-200umol/L区间波动。就在三个月前,田阿姨的双腿突然像注了水的皮囊般肿胀,短短数日便蔓延至全身。一个月前,她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水肿加重,伴随左下肢皮肤破溃形成水泡,于是立即到医院就诊。急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严重低蛋白血症、胸腔及心包积液、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问题,经抗感染、补…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荣获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教授荣获第二十五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改善服务丨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内分泌病房正式启用,打造慢病一体化诊疗模式

    历经一周紧张而有序的筹备,4月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肾内内分泌病房正式启用。院长助理、医务部主任鱼锋,护理部主任鲁雪梅、副主任董秀丽,肾内科主任张东亮、内分泌科主任邓微等参加启用仪式。仪式由张东亮主持。张东亮表示,此次整合不仅是空间与设备的升级,更是服务理念的迭代,新病房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邓微表示,两科病房合并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跨科转诊时间将大幅缩短,血糖-尿毒症协同诊疗方案将实现全覆盖。两科室将建立每周联合查房制度,通过深度协作推动诊疗技术创新,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坚实保障。鲁雪梅提到,面对新病房单日大量的血透治疗,护理部为年轻护理团队定制了“肾内-内分泌护理能力提升计划”,通过模拟胰岛素泵操作、血透并发症应急处理等实战培训,实现平稳过渡,打造精细化护理品牌。鱼锋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肯定了两科室既往成绩。他表示,此次病房整合标志着医院在慢病管理领域实现新突破,要求团队以多学科协作为抓手,引入个性化慢病管理方案,切…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临床研究成果登顶《Bone & Joint Journal》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在国际权威期刊《Bone & Joint Journal》(2025年4月刊)发表题为《Robotic arm-assisted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的全球首创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临床队列研究,标志着复杂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重建迈入精准智能新纪元。该研究以全球最大临床队列和最小两年随访数据,首次验证了机器人技术联合原创“圈-点-柱”髋臼重建理论在翻修术中的突破性价值。据悉,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团队自2019年引入Mako机器人系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髋翻修髋臼侧重建。团队通过探索建立了4种术中配准方法,解决了翻修手术个体间差异大,骨质缺损严重,骨-金属假体界面伪影重等多个技术难点,使配准成功率达到98.5%,整体配准精度达0.38毫米。通过3D建模精准评估骨缺损,机器人实时导航实现亚毫米级髋臼锉磨和个性化假体定位,髋臼假体植入后验证角度与计划值偏差仅1度,远超传统手术精度。整组手术涵盖松动,感染,反复脱位等高难度翻修指征,患者术前严重骨缺损患者占比近60%,超过20%…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心脏大血管外科+创伤骨科接力手术!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成功救治复杂创伤合并冠心病患者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一例创伤合并心肌梗死的复杂危重症患者。心脏大血管外科联合创伤骨科专家7小时连续完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与右小腿截肢术,突破了复合外伤合并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禁区,为患者带来生的希望。生死抉择:当创伤遇上“不定时炸弹”70岁的患者陈先生因意外事故被钢丝绞伤导致右下肢毁损合并左髋骨折,紧急送至北京积水潭医院救治。经急诊评估,其右踝部存在开放性骨折伴有大面积皮肤坏死,左髋关节完全脱位,进一步检查发现心肌损伤标志物显著升高,确诊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立即为患者做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其左主干及三支主要血管存在重度狭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至30%,心脏功能已处于崩溃边缘。此时,医疗团队面临两难抉择:若先行截肢手术,术中有创操作可能引发致命性心源性休克;若优先处理心脏问题,下肢进行性坏死感染将迅速导致脓毒血症。更危急的是,患者已出现发热,心肌缺血与下肢感染形成恶性循环,犹如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不定时炸弹”,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能致命。…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专家团访问北京积水潭医院

    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专家团访问北京积水潭医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科研成果丨肌肉再生领域取得新进展:金纳米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极化促进骨骼肌修复再生

    科研成果丨肌肉再生领域取得新进展:金纳米颗粒调节巨噬细胞免疫极化促进骨骼肌修复再生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技术创新丨神经电生理科创新应用迟发反应监测技术护航胸椎手术

    近日,南京大学脊柱外科研究所(脊柱侧凸中心)成功举办第25届国家级《脊柱畸形》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张珍珍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此次学习班,并就“迟发反应在胸椎管狭窄减压手术中应用”作了病例汇报。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IONM)技术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也是国内首次将迟发反应监测技术应用于胸椎手术实时监测。神经电生理科张珍珍作病例汇报迟发反应作为神经电生理诊断的常用技术,用于测定近段神经传导功能,在此次创新应用中展现出独特价值。报告引发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胡勇、上海华山医院金翔等全国知名专家及同行的关注,与会专家对此项技术在脊柱脊髓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北京积水潭医院神经电生理科开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历经三十年技术积淀,自2022年12月医院获批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以来,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数量逐年递增,监测范围从普通的外周神经到脊柱侧弯,逐步扩展到胸椎管狭窄、脊髓占位、上颈椎脱位,监测技术和监测规程也日益精进,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开设骨代谢类药物围用药期口腔检查专病门诊

    为降低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的发病率,减少骨代谢类药物使用患者口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创新开设骨代谢类药物围用药期口腔检查专病门诊。背景与疾病风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骨质疏松症诊疗率提升,骨代谢类药物(双膦酸盐类、地舒单抗等)临床应用显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中,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RONJ)发病率可达0.8%-12%。该病症多因用药期间口腔治疗(如拔牙、种植)或潜在口腔感染诱发,临床表现为颌骨暴露、反复感染,平均治疗周期长达18个月,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专病门诊特色基于以上背景,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特别开设此专病门诊。该门诊通过“用药前风险评估、用药中动态监测、停药后追踪管理”的闭环管理路径,为患者构筑全周期口腔健康防护体系,使MRONJ预防窗口前移。同时,依托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优势,口腔科与内分泌科、骨质疏松门诊、药剂科组建MDT团队,共同为骨代谢类药物使用患者围用药期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就诊指南适应人群① 拟接受、正在使用、曾经使用唑来…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心”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正式成立

    2025年3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立仪式在回龙观院区东楼举行。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国安,副院长姜春岩,副院长陈山林参加仪式,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教育处、纪检办、绩效办、总务处、心血管内科、麻醉科等职能部门及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蒋协远在成立仪式上强调,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医院的专科建设,增强了综合诊疗实力,是医院深化医疗服务、提升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心脏及大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常见的重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心脏大血管外科将为患者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诊疗服务,助力患者重获健康。院长蒋协远致辞李玉梅指出,北京积水潭医院始终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为己任,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成立标志着医院在强专科基础上向“大综合”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对完善医院学科布局具有深远意义。从首批患者的良好反馈可以看出,心脏大血管外科将为高龄、危重症及复杂心脏病患者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这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之一。院党委书记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建设推进会 多学科协作推进科学减重

    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等16部门联合印发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组织召开多学科协作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建设推进会。营养科、内分泌科、普外科、健康管理中心、中医科、预防保健科、门诊部等临床及职能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会。会议首先听取了各学科在体重管理领域的工作汇报。营养科副主任周新系统介绍了科室在饮食运动干预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流程,重点展示了基于线上管理小程序的肥胖患者管理模式及成效。内分泌科副主任霍丽丽详细阐述了肥胖的内科药物治疗进展,并通过《肥胖对男性性激素水平的影响》专题报告,深入剖析了肥胖的多系统危害。普外科主任高鹏骥、副主任毕敬涛就减重手术的适应症选择、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管理进行了专业讲解,并分享了多例重度肥胖患者成功减重的典型案例。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张月霞提出将推出专项体重管理体检套餐,新增内脏脂肪测定、激素水平检测等特色项目,建立完善的超重/肥胖患者健康档案管理体系。中心将充分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构建“筛查-评估-干预-转诊”的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搬迁至西楼 接诊量提升53%

    近期,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急诊科由东楼搬迁至西楼,经过筹备调试,3月24日正式投入运行。搬迁后,急诊科设有骨科、内科、外科、妇科,医疗服务和诊疗环境全面升级,通过流程优化、硬件迭代和智慧化赋能,为患者构筑起更加优质高效的急救医疗平台。急救“硬实力”跃升新急诊科总面积由1572平方米扩增至5620平方米,抢救室、留观室、输液室等诊疗单元面积大幅增加。科室配备移动吊装设备、悬吊DR、血滤机、胸部电阻抗成像仪、床旁超声、可视化胃肠系统、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心排及呼吸机等先进设备,构建生命支持矩阵。新引进的移动护理查房车、智能化互动屏,可实现诊疗数据实时互联。此外,急诊科将与急诊介入手术中心、放射科形成“检查-诊断-治疗”一体化动线,为心梗、脑卒中患者争取黄金救治时间。人文关怀深度融合新急诊科在升级改造中,始终将患者需求置于核心地位,通过服务流程与空间环境的双重优化实现突破性提升。在诊疗效率方面,科室重新梳理分诊流程,增设智能分诊系统快速分流患者,同步扩大各科诊室规模,确保接诊空间充足。同时推行多学科…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2345 ... 37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