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凝聚行业共识 引领创新发展——“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为深化骨科领域创新升级,凝聚行业共识,5月21日,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联合主办的“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研究工作启动会于线上召开。来自全国13家单位的55名临床专家与科研学者齐聚云端,共谋骨科创新发展路径。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副院长于洋、副院长姜春岩、副院长陈山林,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昕,副院长郑宪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院长雷光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关节中心主任、骨与生物材料研究所所长王坤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王健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余斌等临床专家,以及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王广志,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段星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吴成铁等高校院所医工结合专家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领导致辞蒋协远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学者对本项研究工作的大力…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国际交流丨外周神经精准调控手术破解中枢性肢体痉挛瘫治疗难题——北京积水潭医院创新术式…

    近日,以“神经手术治疗痉挛瘫:技术与解剖演示”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西班牙锡切斯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团队展示的外周神经精准调控创新术式引发全球关注,为破解中枢性肢体痉挛瘫这一医学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多源性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其导致的中枢性肢体痉挛瘫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研发针对此类脑损伤所致肢体痉挛瘫的精准个性化手术方案已成为临床亟待攻克的课题。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心历经二十年技术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潜心研究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特别是在上肢手屈指痉挛、下肢痉挛性马蹄足及屈趾痉挛等复杂病症的手术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疗效显著。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智利、巴西、英国等国家的近200名顶尖专家学者。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王树锋教授与李文军教授应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发言。大会由国际著名的周围神经…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媒体聚焦丨北京积水潭医院援派拉萨医生杨辰:北京医生高原写奇迹

    高原寒夜,拉萨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亮如白昼。无影灯下,北京援藏医生杨辰的额头上是一层细密的汗珠。监控仪的滴答声已经响了12个小时——一场断掌再植手术彻夜进行。杨辰在门诊为患者解答疑问在杨辰所在的北京积水潭医院,这样的手术并不罕见,但在他援派的拉萨市人民医院,如此高难度的挑战还是首次。难,不仅因为医疗设备条件有限、医护人员经验不足,还在于3650米的海拔下,在本已缺氧的状态下,医生时常需要屏住呼吸,在手术显微镜下用尖部只有0.3毫米的镊子进行操作,避免手部抖动。断掌再植,不是简单的创面缝合,除了需要将骨折部位复位固定,找到断裂的肌腱对应缝合,还要确保血管和神经近乎零误差的吻合,对操作的要求精细到零点几毫米,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更难的是,患者到医院时距离受伤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创面污染严重,手术条件并不乐观。“去了好几家医院都说没办法。知道这里有北京来的大夫,我们就赶过来了!”面对家属热切的目光、患者危急的病情,再难也要上。杨辰带领团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手术准备,打响了一场“硬仗”。凌晨五点,彻夜不眠的…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情系阿坝 再铸同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团队赴金川县多地开展义诊活动

    “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金川行大型医疗公益活动2025年5月17至19日,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甘南行的北京积水潭医院医疗团队,深入川西高原,在金川县人民政府广场、金川县人民医院、观音桥镇卫生院以及安宁镇卫生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在高原上搭建起一所“没有围墙的医院”,为当地群众送上精准医疗与健康关怀。金川县人民政府广场5月的金川细雨绵绵,为了确保义诊正常开展,主办方提前在各义诊点搭建起防雨帐篷。在金川县人民政府广场前,抱着婴儿的母亲、被搀扶的老人早早就来到现场排队等候。北京积水潭医院的专家们迅速投入工作,从病历研读、症状询问到方案制定,为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症的患者提供全周期诊疗服务。消化内科郑俊福主任医师为一位慢性病患者仔细调整用药方案;妇产科王永军主任医师为HPV感染者制定防治措施;中医科高叶梅副主任医师望闻问切间开出个性化处方。为了便于和当地百姓交流,主办方邀请当地医护人员担任翻译,成了别具特色的“双语诊疗区”,因地制宜的诊疗模式让医患沟通零距离。义诊现场不仅是疾病诊疗的窗口,更成为健康科…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1岁女童面包卡喉命悬一线!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护上演“教科书式”急救

    2025年5月14日上午11时许,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儿科候诊区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一位年轻母亲怀抱着1岁多的女童惊慌失措地呼喊:“医生医生,我们家孩子卡面包了!”分诊台护士高国芳、朱丹丹、徐圆妃闻声立即奔向患儿,发现女童面色青紫、呼吸微弱,四肢已呈现松软状态。高国芳当机立断抱起孩子,将其倒置并叩击背部,同时疾步冲向抢救室。护士闫新环立即拨打耳鼻咽喉科电话请求紧急会诊。儿科医生孙慧慧闻讯冲入抢救室,见孩子口唇紫绀,立即采用标准海姆立克急救法——双臂环抱女童上腹部连续快速挤压十余次。这时,孩子“哇”的一声哭了出来,面色逐渐恢复红润,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下来。儿科护理团队即刻给予吸氧及心电监护。孙慧慧医生为女童进行详细查体,孩子哭声响亮,口唇红润,呼吸平稳,咽部无异物,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监护显示,血氧饱和度回升至99%以上,心率稳定在130-140次/分。几分钟后,耳鼻咽喉科盛玉彪医生携电子鼻咽喉镜火速抵达现场,经系统检查确认女童气道无异物残留。整个抢救过程历时不足5分钟,医…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情系阿坝 再铸同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参加“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行大型公益活动

    2025年5月15日,“同心·共铸中国心”2025阿坝甘南行年度主题活动启幕。本次活动由中央统战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同心共铸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四川省委统战部协办,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承办。来自北京的600余位医务志愿者,怀着对长征精神的崇高敬意和对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深厚情谊,将在5月15日至21日期间,深入四川省阿坝州13个市县及甘肃省甘南州迭部、碌曲、夏河3县开展大型健康公益综合服务。这是“同心·共铸中国心”项目第五次开展大型帮扶活动,也是首次将爱心覆盖阿坝州全域。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到活动邀请后高度重视,立即选派精兵强将,组建一支涵盖创伤骨科、矫形骨科、各内科专业及妇产科、中医科在内的15名专家医疗团队。在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吴国安的带领下,医疗队将在金川县开展“一院对一县”精准帮扶,通过义诊巡诊、疾病筛查、教学查房、手术救助、学术讲座及健康科普等多种形式,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高原地区,切实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为各族群众带来健康福祉。宣传中心综合报道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举行骨科医学座谈交流会

    为进一步深化京港医疗合作,促进骨科医学高质量发展,2025年5月1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在新街口院区举行座谈交流会,双方就骨科医学教育、临床技术与科技创新等展开深入交流。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刘畅、人才处副处长刘琳琳,香港医院管理局骨科统筹委员会主席尹耀宗、副主席黄能文,威尔斯亲王医院郭健安医生,AO Trauma中国香港区主席方欣硕,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姜春岩出席会议,医院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骨科专家代表一同参会。 蒋协远全面介绍了医院发展概况,回顾了医院与香港医院管理局二十余年的合作历程,期待未来在骨科人才培养、科研共建等方面展开合作。刘畅充分肯定了双方合作对北京市骨科学科建设的积极贡献,希望进一步加强京港专家互访交流,共同促进双方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尹耀宗详细介绍了香港医院管理局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并就未来京港合作提出了新思路。黄能文介绍了香港骨科专科医生培训的培养计划和模式,通过新旧模式的对比,直观地体现出新模式的合理性与优异性,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

    2025年5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骨科系主任容树恒教授一行到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访问交流。双方就学科发展、医师培训及未来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签署合作备忘录。活动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姜春岩主持。交流会上,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回顾了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既往合作,系统介绍了医院发展及骨科特色工作,重点分享了骨科专科医师培训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容树恒教授详细介绍了香港中文大学骨科领域开展的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团队从临床到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并作题为“港中大骨科运动医学:从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的专题报告。随后,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人工智能及机械人骨科转化研究、运动医学、骨科人工关节置换、骨科创伤及脆性骨折、小儿骨科、骨科基础研究与转化方面进一步深度协同合作。蒋协远院长与容树恒教授作为双方代表进行签约学术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围绕骨科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教育处张璞以“肩袖损伤治疗的多维度探索:临床问题与基础研究”为题进行演讲。王添欣教授带来了“成人关节置换的临床…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研讨会

    5月9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组织移植与再生技术转化研讨会”在回龙观院区召开。研讨会邀请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药品监管局、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北京市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医学伦理、组织工程、数字化应用及临床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应邀参会。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出席会议并致辞,副院长于洋主持会议。科技处、医务部、护理部、临床试验机构办等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会议。会议重点围绕技术突破、政策优化、产业转化等核心内容展开深入讨论,并汇报了北京积水潭医院与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共建联合实验室的阶段性进展。研讨会上,解放军总医院郭全义教授、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徐丽明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刘芳教授、清华大学朱岩教授、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侯峰忠主任分别作专题报告,从原材料获取与院企协同创新机制、同种异体材料标准化及质量追溯体系、动态伦理审查机制与伦理实践路径、组织移植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助力精准医疗、器官捐献“中国模式”及统一平台建设与政策优化等方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为西藏昌都手足畸形儿童开展免费矫正手术

    近日,在西藏昌都市,30名手足畸形儿童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来自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公益医疗团队的畸形矫正手术。据了解,从2017年开始,来自全国多地的外科专家先后前往昌都开展免费的手术,目前受助儿童已达300名。10岁的藏族小姑娘索朗旺姆来自昌都市洛隆县,患有先天性手部畸形。她的两只手都各有6根手指,而且左右对称,没有拇指和虎口。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手外科主任陈山林:拇指是占手功能的40%多,拿捏东西拇指功能非常重要,她现在发挥不了这些功能。这个手术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会有很大改变。5月5日下午,索朗旺姆接受了右手正畸手术。在康复后,她就可以进行抓握、拿捏,恢复手部正常动作,未来她还将进行左手的手术。此次公益行动,共有30名手足畸形儿童进行了免费手术。据了解,西藏昌都地区是先天性手足畸形的高发地区,据专家的调查和估算,当地人口发病率大约达到千分之二,其中一部分属于特别严重的畸形。从2017年11月开始,来自北京、重庆、江苏、上海等地的优秀外科专家,前后7批次前往昌都,对先天性手足畸形儿童展开公益救助。目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研究成果荣登《The Bone & Joint Journal》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刘巍峰教授团队在国际骨科权威期刊《The Bone & Joint Journal》(2025年5月刊)发表题为《计算机导航辅助切除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长期随访(Long-term outcomes of computer navigation-assisted resection for primary pelvic sarcomas)》的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大样本病例对照分析证实,计算机导航辅助技术可显著提升骨盆原发恶性骨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并改善患者长期生存,为这一复杂部位肿瘤治疗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标志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在骨盆肿瘤精准治疗领域获得国际学术界高度认可。骨盆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周围密布重要血管、神经及内脏器官,导致恶性肿瘤切除与骨盆重建手术难度大,致残率和死亡率高。自2007年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学科带头人牛晓辉教授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计算机导航辅助骨肿瘤手术以来,以现任学科带头人刘巍峰教授为代表的骨肿瘤团队持续深耕智能骨科辅助骨盆肿瘤切除重建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际上公开报道的开展计算机导航辅助骨盆肿瘤手术最多的团队。本研究数据显示,采用计算机导航…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五一假期成功救治多例急危重症患者

    劳动节假期首日,当大多数人享受休闲时光时,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的医护人员却坚守岗位,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赛。5月1日下午,普外科急诊团队接连收治两例从外院转来的高龄车祸伤患者,均为多发伤伴腹部闭合性损伤,情况十分危急。普外科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启救治绿色通道。徐耀凯医生迅速完成接诊评估,蔡轩医生联合急诊内科等多学科会诊。此时,69岁男性患者已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经综合研判并与科室主任高鹏骥及值班医生王欣讨论后,医疗团队果断决定实施急诊手术。术中探查发现,患者乙状结肠系膜血管严重破损,腹腔内出血量近3000毫升。在麻醉团队完成1000毫升自体血回输的强力保障下,成功控制出血点,患者生命体征得以稳定。正当首台手术紧张进行时,另一名71岁女性患者的增强CT和连续床旁彩超动态监测提示腹腔空腔脏器损伤可能。蔡轩医生刚结束第一台手术便立即投入第二台抢救,通过腹腔镜探查确诊患者回肠完全断裂合并多发肠系膜损伤。医疗团队沉着应对,顺利完成回盲部切除和消化道重建手术,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在这场持续至次日午后的生…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出生体重仅为1240克!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全力守护新生儿健康

    2025年2月25日中午,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小天使”——安安。这是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胎龄仅31+3周、出生体重仅为1240克的她,从出生起就面临着重重考验。她的呼吸、消化、循环等各个系统发育均不成熟,接连出现呼吸暂停、低血糖、黄疸、体温不稳定、喂养不耐受、贫血等一系列问题。在这场与病魔的赛跑中,新生儿病房的医护团队与安安的父母紧密携手,克服多重难关,用爱与专业为她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安安入院后,新生儿病房迅速启动紧急救治流程。李红日主任医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带领医疗团队为她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精准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精心调控多功能暖箱的温度及湿度,为安安提供温暖、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密切监测安安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通过积极的呼吸支持和药物治疗,及时有效地缓解了她的呼吸暂停症状。刚出生时的安安病情逐渐平稳后,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由于胎龄太小,安安的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喂养不耐受的问题十分严重,频繁出现腹胀、便秘与腹泻交替的情况,导致体重增长缓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改善服务 | 多学科协作打造一站式服务 北京积水潭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助您告别肥胖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体重管理中心。中心以“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为核心,依托三甲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旨在为超重、肥胖及代谢综合征患者提供一站式、科学化、个性化、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助力实现全民健康战略目标。基本情况介绍体重管理中心位于我院回龙观院区西楼一层健康管理中心,交通便捷,环境优越,中心除常规配备身高体重仪、血压仪外,还配备有专业人体成分分析仪、心肺运动测试仪等,一站式完成体脂率、基础代谢率等精准检测及评估。运营模式多学科联合诊:中心打破传统单科诊疗模式,由健康管理中心、营养科、内分泌科、普外科、中医科、运动医学科、心理行为医学科等专家组成联合团队。针对患者体脂指标、代谢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制定“分阶梯干预方案”。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医学营养治疗、药物干预、中医调理、减重手术、心理干预等,不管哪个科首诊,都可以按严重程度及干预效果进行转诊,实现内外科兼并、中西医结合,避免了患者的多科室奔波。03挂号方式…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心实验室与紧急医疗救援实验室揭牌启用

    2025 年 4 月 25 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中心实验室及紧急医疗救援实验室正式揭牌启用。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和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关键科研平台,平台的启用标志着医院的科研体系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于洋出席揭牌仪式。医院各学科带头人,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仪式。启动会由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蒋协远首先为中心实验室揭牌致辞,阐述了实验室的正式启用对医院发展的里程碑意义。他强调,中心实验室的启用,是医院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强化科技创新核心驱动力的关键一步。希望中心实验室的启用,能够助力医院打通“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全链条,推动科研体系向更高水平迈进,为医疗科研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李玉梅表示,两大实验室的正式投用是医院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为医院开展前沿医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与技术支撑。李玉梅指出,未来要将实验室打造成培育科研骨干人才的 “孵化器”;以实验室为载体,持续深化…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启动西城区老年骨质疏松骨折ERAS全流程管理平台项目

    为优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管理流程,进一步打通医院与社区医疗资源通道,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4月23日,在北京市西城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下,由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承担的“ERAS理念下西城区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管理平台的建立及应用”项目启动会在新街口院区顺利举行。此次会议旨在推进区域医疗资源整合优化,构建覆盖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全流程管理机制。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出席会议。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李宁等项目团队成员,以及项目参与单位北京市丰盛中医骨伤专科医院、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会议。作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规范化诊疗的先行者,北京积水潭医院自2010年率先建立老年髋部骨折共管模式,通过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将术前等待时间由平均7天缩短至48小时以内,院内死亡率从1.7%降至0.1%,已帮助1.5万老年患者重获优质生活。然而当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体系仍存在保守治疗重视不足、术后康复衔接不…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ERAT手术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李磊教授带领下,成功完成首例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 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为急性非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提供了无创治疗新方案。42岁的患者许女士右下腹反复疼了整整一周,来院超声检查显示,阑尾壁厚、阑尾内可见粪石样。经多学科联合评估,团队决定采用ERAT创新治疗方案。术中,医生通过肠道内镜直接看到阑尾开口明显充血,造影提示多发充盈缺损。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引流,成功清除大量脓性分泌物及粪石碎屑,随后置入可降解支架扩张狭窄段。术后许女士的疼痛即刻缓解,生命体征平稳,术后48小时即康复出院,实现“今天手术、明天进食、后天出院”的快速康复目标。术中造影可见阑尾内多发充盈缺损X线下查看阑尾腔支架的形态和位置ERAT是一种新兴的内镜微创治疗技术,通过结肠镜在X线引导下,经自然腔道对阑尾进行精准介入治疗。该技术通过支架置入、结石取出及脓腔引流等操作,可快速解除阑尾梗阻、降低腔内压力,在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完整保留器官功能。相较于传统外科手术,该方法无需切除…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守护高原患儿!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罕见儿童骨病远程会诊

    守护高原患儿!北京积水潭医院与拉萨市人民医院成功实施罕见儿童骨病远程会诊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高难度微创术为膀胱癌患者破解困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高难度微创术为膀胱癌患者破解困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18年“超龄”移植肾功能衰竭,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精准治疗助力患者重获新生

    近日,70岁的田阿姨与体内“服役”18年的移植肾共同缔造生命奇迹——这个超出器官移植平均生存期近一倍的特殊病例,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团队的精准诊疗下,成功突破功能衰竭危局。通过肾穿刺活检技术,这枚承载着医患共同坚守的“生命滤网”重新开启净化使命,续写生命篇章。田阿姨是一位与疾病长期抗争的多囊肾患者。二十年前,刚满50岁的她因肾功能恶化进入尿毒症期,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两年后,她成功接受肾移植手术,术后虽需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肾功能恢复良好。然而术后8个月,田阿姨复查时发现HPV阳性。在为期半年的监测中,病毒由低危型转为高危型,期间曾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近一年来,田阿姨的血肌酐水平逐渐升高至100-200umol/L区间波动。就在三个月前,田阿姨的双腿突然像注了水的皮囊般肿胀,短短数日便蔓延至全身。一个月前,她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水肿加重,伴随左下肢皮肤破溃形成水泡,于是立即到医院就诊。急诊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肾病综合征、严重低蛋白血症、胸腔及心包积液、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问题,经抗感染、补…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2345 ... 37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