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医疗技术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科技创新】更精准更安全!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童髋关节疾病诊疗团队提出的“经髋关节内侧超…

    【科技创新】更精准更安全!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童髋关节疾病诊疗团队提出的“经髋关节内侧超声”获国际同行认可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世界关节炎日】实用帖!“从预防到治疗”保膝专家详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世界关节炎日】实用帖!“从预防到治疗”保膝专家详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路向“黔”】实现新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心内科完成首例高危复杂冠脉介入…

    【“医”路向“黔”】实现新突破!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心内科完成首例高危复杂冠脉介入治疗手术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骨科手术机器人​守护生命之光

    在人类的历史上,人们从未像当今这样健康长寿。在过去的100年中,人类平均寿命足足延长了30年。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疗科技的进步,层出不穷的医疗黑科技,正在带领医学进入一个新时代。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精心策划“创新医学科技 守护生命之光”特别节目,节目展示了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顶级科技——骨科手术机器人,记录了用骨科手术机器人守护生命之光的故事。科技的进步还为医学带来了哪些改变,为患者带来了哪些获益呢?今晚21:00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科技守护生命”特别节目敬请关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三)​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三)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成功为外籍友人植入世界上最小的无导线起搏器

    2022年9月2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巍带领电生理团队成功完成全新一代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开启了我院起搏器治疗的新篇章。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20厘米巨大肿物藏于体内 普外科成功为两位患者“拆瘤”

    【医学人文】20厘米巨大肿物藏于体内 普外科成功为两位患者“拆瘤”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包皮环切知多少,积医之攻略分享

    【积医科普】包皮环切知多少,积医之攻略分享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支气管镜取出两块异物 困扰患者多年病因竟是“鱼骨”

    【医学人文】支气管镜取出两块异物 困扰患者多年病因竟是“鱼骨”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集数年精华,铸康复希望——康复医学科国际/特需医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康复服务

    北京积水潭医院康复医学科自建院以来,在历届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快速发展,依托骨科、烧伤科等重点科室平台,经过多年实践,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现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诊察、治疗规范,成为我院的特色科室。康复医学科始终坚持疾病早期的康复干预,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后遗症。康复治疗服务面向全院各临床科室,对于创伤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手外伤、小儿骨科、运动医学科、烧伤科等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居国内领先地位。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一站式”康复服务,今年,康复医学科国际/特需医疗门诊在新街口院区正式开诊。康复医学科国际/特需医疗门诊康复医学科国际/特需医疗门诊拥有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参与特需康复的治疗师均有十年以上骨科康复治疗经验,且普通门诊工作量达到300人次/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治疗师根据医生开具的康复处方,为患者进行系统化康复治疗。康复治疗师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是帮助患者恢复良好功能的关键。短短4个月的时间,在特需门诊康复的患者已有上百余人次。特需门诊的护士也积极配合,向治疗师学习康复指导的相关专业知…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二)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血透中心应该以动静脉瘘为长期血管通路,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今天咱们讲讲动静脉瘘穿刺时的注意事项:1、动静脉瘘能够长期使用是保卫“生命线”的终极目标,日常护理尤为关键。2、每天都要检查内瘘是否通畅。手指轻轻扪及动静脉瘘血管处感觉有震颤,耳朵贴在动静脉瘘血管处可听到“呼呼”声,这都表明瘘管通畅;如无上述感觉,或瘘管突然疼痛进而震颤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就诊。3、透析前清洗手臂,既可避免感染,又可清除皮肤油脂,以免影响透析时针头的固定。4、透析后当天应避免穿刺部位接触水,穿刺皮肤结痂最好自然脱落,禁用不洁物品或手指去痂,以免感染。5、注意饮食卫生,以防腹泻导致瘘管因脱水而栓塞。6、透析过程中注意体…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完成3T MRI兼容除颤器首植,24小时除颤保护和磁共振检查可兼得

    “您植入了起搏器,不能做核磁检查!”对于老年人而言,为了治疗心脏疾病植入起搏器之后,经常被核磁MRI检查室拒之门外。但最近,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为一名72岁高龄的患者成功植入全球首款3.0T & 1.5 TMRI兼容,国内首款3T MRI兼容心律转复除颤器(ICD),不仅成功挽救了患者的性命,也为患者后续生活提供了便捷。72岁的代先生爱好乒乓球运动,10年前就曾发生过晕厥,此后多次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发生过心慌、头晕等症状,反复就诊于神经内科,完善各项头颅核磁检查均未见异常。去年8月份,代先生再次出现心慌、头晕的症状,送入我院急诊,心电图显示为心率170次的心动过速,当即给予电复律治疗,代先生转危为安。在后续的冠脉造影检查中,心内科刘巍主任团队通过腔内超声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中段出现了夹层,在植入支架后解决了夹层的风险。随后,代先生通过口服药物短暂控制住了心律失常的症状。然而没过多久,代先生在家中再次出现心慌不适,120急救车上心电图再次显示为心率174次的心动过速。经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团队紧急预案,将患者迅速收入心脏监护室。 急诊心…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血管通路小组在行动——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一)

    多数尿毒症患者依赖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而血液透析治疗的开展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血管通路,因此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就等于“生命线”,保护好“生命线”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有效的透析治疗。9月14日起,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血管通路医护小组推出系列健康科普——保卫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一般分为中心静脉导管和动静脉瘘,很多患者开始透析都经历过中心静脉置管的艰辛历程,那么,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后都需要注意什么呢?1、平时活动、睡觉时应该保护好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意外滑出等。2、保持导管皮肤出口处清洁干燥,如果出口处局部有红、肿、热、痛、或分泌物,应马上与医护人员联系。3、敷料松脱、或有渗血、污染、潮湿等,应告知护士,予以及时更换。4、洗澡时注意导管处不要沾水,保持清洁干燥,可以将导管体外部分放入一次性(肛肠)造口袋内,皮肤出口周围皮肤与造口袋胶带紧密贴合后淋浴,切记不可泡澡。5、不要贪恋导管带来的便捷,导管留置体内会造成感染、中心静脉狭窄、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尽早建立动静…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小孔之光”指引胸外科完成院内第一例胸锁关节镜手术

    九月的北京秋意渐浓,凉爽的秋风掠过西海,却依旧没有阻挡王先生的求医心情。王先生今年39岁,正值壮年,事业有成的同时也是一位酷爱运动的健身达人。然而四个月之前的一次运动意外不慎伤及了王先生的左侧胸锁关节,自觉伤势不重,彼时的王先生选择了保守观察治疗,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隆起的左侧胸锁关节,以及运动时不断出现的疼痛刺激都在提醒着王先生——这次受伤可能没那么简单。追求生活质量的王先生走遍了当地大大小小的医院,得到的治疗方案却都大同小异,要么继续保守观察,要么开放手术修复胸锁关节。无奈之下,经过多番打听,最终王先生慕名找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胸外科。在诊室,胸外科主任张强通过认真听取分析王先生的病史及治疗经过,仔细研究比较患者的多次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判断王先生的病情属于左侧胸锁关节运动损伤后组织异常修复增生,从而引起的局部肿胀以及运动活动受限,且胸部CT提示王先生胸锁关节下缘已经有增生的骨赘形成,若想充分恢复局部的运动功能,需进行手术治疗清除增生的骨赘。听到这里,王先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希望能够通过…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足踝外科成功实施3D打印距骨全表面置换手术,花季少女如愿步入大学

    2022年9月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武勇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19岁女孩完成了距骨全表面置换术。术后女孩恢复良好,即将走进大学校园。3D打印距骨全表面置换手术女孩因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药物治疗,造成了距骨的部分坏死,导致踝部活动受限,疼痛,行走困难。19岁正是活动量需求高的年龄,而且她还面临着马上要去上大学的问题,病情给她和家人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为了能进一步得到治疗,尽快恢复的正常学习生活,一家人慕名来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向足踝外科武勇主任团队寻求帮助。武主任在门诊经过详细的阅片以及查体后发现,女孩的距骨虽然出现了坏死,但仅仅局限于距骨表面,胫骨侧骨质并未累及。“治疗大面积距骨坏死,传统手术方法包括踝关节融合,踝关节置换等手术。但患者太年轻,无论哪种手术都会对生活造成影响。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骨量,恢复踝关节活动度,可以尝试进行薄薄一层的距骨表面置换,替代表面已经坏死的距骨部分。”武勇主任介绍。 团队将女孩的CT的DICOM详细资料导入建模软件重新数字建模,武主任与设计工程团队反复推敲设计…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多科室协作勇闯禁区,高危腔静脉滤器回收技术再突破

    近日,血管外科联合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ICU等多科室合作成功为患者开腹行肝后段下腔静脉切开滤器取出手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康复出院。此例手术技术难度较高、风险很大,国际上尚未有此类报道。 腔静脉滤器业界戏称“天使与魔鬼”,病情需要时可称保命天使,但永久植入血管亦不可避免各种并发症。需要时植入,不需要时回收已经是业界的共识。年轻的王女士4年前外伤后出现右肾出血,治疗期间出现了肾静脉血栓并蔓延到肾上段下腔静脉,为了防止血栓脱落到肺动脉内出现肺栓塞而植入下腔静脉滤器。虽然避免了肺栓塞的出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血栓消除后,患者再想取出滤器时,发现早已超过了取出滤器的时间窗。当地医院曾尝试进行滤器取出,结果无功而返,这枚滤器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这枚滤器释放位置在肝后下腔静脉,随着呼吸及肝脏的压迫滤器断裂、血栓形成、高位下腔静脉堵塞的可能性极大,如此患者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位于肝后下腔静脉,已经发生变型断裂的腔静脉滤器为了这枚小小的滤器,患者这4年来辗转徐州、南京、上海、…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手术后,张先生终于能“躺平”睡觉了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完成了一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重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的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手术,让“折叠”近10年的患者终于重新挺起胸膛。 被“折叠”的张先生患者张先生(化名),10余年前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间断口服药物治疗。10年前因此疾病在我院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关节活动良好,那时脊柱没有出现畸形,还是可以直立的正常人。后来随着疾病的进展,脊柱后凸逐渐加重,于我院就诊时患者的胸腰椎后凸畸形已近90度,站立时的体态就如同鞠躬,睡觉无法平躺,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患者又回到了最信任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找到了髋关节手术的主刀医生周一新主任,由周主任介绍到脊柱外科。脊柱外科经过全科查房讨论,制定周密的术前规划,综合考虑患者的直立、平视、端坐、平躺等功能,设计截骨位置并计算截骨角度,最终确定了L3、T12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的矫形方案。在麻醉科、手术室、肌电图室、ICU、输血科、脊柱外科等多方面合作下,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即可完全平躺,下地后可完全直立并且平视。手术效果非常满意,患者重新挺起胸膛,开…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科普】细针穿刺如何诊断前列腺癌?

    李老先生体检发现自己的一项化验指标,叫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明显升高,正常是4ng/ml以内,而他的结果是16ng/ml。他本人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这一化验结果引起了他的关注,赶紧到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就诊。医生建议他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来明确诊断。李老先生心里惴惴不安,自己没有任何症状,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明确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疾病呢?这个手术会对自己产生哪些影响?手术痛不痛苦?医生对他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进行了解答,但老先生还是不放心,回家深思熟虑一番后,最终下定决心来住院。很快李老先生就接受了腰麻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中一点痛苦都没有,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一天就出院了。李老先生感激地对我们说:“感谢你们对我的精心照顾,真没想到,这个手术这么简单,一点痛苦都没有,早知道这样,我就不纠结那么多天了。”他的术后病理回报为前列腺癌,因发现及时,没有出现远处转移,现进行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很好。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我们遇到了很多,患者都是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才明确了诊断,然…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2022年度第二部!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发表《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诊疗指南…

    近期,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小儿骨科主任杨征承担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合作处择优资助奥运保障课题(国际合作处2021年19号)再次取得可喜成果,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牵头发起、国内外43家医疗单位参与制定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诊疗指南:韧带实质部损伤》在中华骨科杂志8月第42卷第16期顺利发表,此前《中国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诊疗指南》已经在中华骨科杂志2月第42卷第3期发表并受到业内广泛认可。 课题任务下达后时间紧迫,疫情也给指南编写带来不少困难,杨征主任带领小儿骨科团队通过问卷调查、在线会议等方式进行了多轮次论证,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密切配合,在保证疫情防控安全的同时,及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题要求的任务。指南内容受到了业内好评,指南的发表进一步推动了小儿骨科规范化诊疗迈上新台阶。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越来越常见。因为骨骺尚未闭合,ACL重建在这个年龄段独具特点。但目前国内临床医生在儿童和青少年ACL损伤诊疗上还缺乏统一的规范,规范化的ACL损伤诊疗对…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医学人文】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93岁肠梗阻患者

    近期,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普外科与急诊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和心内科合作,充分发挥综合医院多学科协作优势,成功救治一位93岁的肠梗阻患者。 2022年5月的一个凌晨,一位93岁的老奶奶因为腹胀伴呕吐被送到了新龙泽院区急诊科,经过问诊和初步查体后,接诊医生考虑患者存在肠梗阻,立即为患者申请了急诊腹部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升结肠存在一个巨大的肿物堵塞了肠腔。在给予补液和胃肠减压的同时,普外科立即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紧急评估和讨论。肿瘤导致患者出现肠梗阻,手术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但患者高龄且身体非常瘦弱,围手术期发生肺部感染、心脑血管事件等并发症的概率非常高。普外科高鹏骥主任医师制定了急诊实施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的手术方案,并在麻醉科和手术室医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手术。由于患者非常虚弱,我们在手术后将患者转入了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在重症医学科张柳主任医师团队的积极治疗下,患者成功撤除呼吸机支持后转回了普外科普通病房。在普外科病房治疗期间,曹彤欣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恢复计划,有…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 ... 1920212223 ... 37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