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首页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返回医院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题建设 >> 医疗技术动态 >> 学术会议
  • 医疗技术

  • 学术会议

  • 已有 0 人浏览 “结直肠癌筛查推广项目”正在进行时

    消化科主任蓝宇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我国消化系统发病率第2位、患病率第1位的恶性肿瘤,新发和死亡病例均接近全世界同期结直肠癌病例的3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由北京市卫健委立项,我院消化内科牵头的“人群结直肠癌筛查推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消化科高岩副主任介绍推广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计划不久前,项目组来到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项目培训。首先,消化科高岩副主任向各位参会人员介绍了推广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计划。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科主任蓝宇教授进行了“结直肠癌早筛技术及现状”的专题学术报告,就目前我国的结直肠癌发病趋势、筛查手段和策略进行了精辟、科学的阐述。吴改玲主任医师就结直肠癌筛查新技术“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报告深入介绍了粪便DNA检测技术的原理、准确性、可靠性及在结直肠癌筛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高岩医生就“结直肠早癌的内镜诊治”做专题学…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八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立项资助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海淀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共获得8个项目的立项资助:其中重点研究专题项目2项,前沿项目5项,重点研究专题子课题1项,拟资助总经费351万元。本年度我院共申请海淀联合基金22项,资助率32%,达到了项目立项以来的最好成绩。项目申报期间,科技处结合市基金委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为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并对申请书进行严格审查,与申报人员共同努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海淀联合基金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多家科技研发企业共同设立,旨在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调动北京优势科技力量,开展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战略定位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为科研团队跨学科、跨部门开展前沿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全力支持。该基金“智慧骨科”领域专题自设立以来,致力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临床诊疗评价、智能操作控制、手术方法规划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临…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两个案例入选北京市首期《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案例集》

    近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联席会办公室编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集》正式发布。《操作指南》共梳理了14个成果转化相关的流程,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典型案例集》深入总结了各机构在破解成果转化难点、堵点问题上的典型做法、取得成效及经验启示,首批典型案例共31个。我院共有两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其中赋权试点案例成为案例集的第1个案例,介绍了我院在赋权试点改革工作中的尝试,并完成北京首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此外,我院医工企联合研发与转化模式也作为第19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介绍了我院通过构建医工企三方合作闭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两个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探索和实践,本次入选北京市首期案例集是主管部门及同行专家对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鼓励,也是医院高度重视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发掘和孵化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积极…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北京市第二届老年围手术期论坛隆重召开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需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越来越多。老龄可导致各器官功能减退,常常又有多种慢病共存,再加之老年人特有的临床问题和老年综合征问题,均会导致老年手术风险加大,疾病诊疗困难。为了能最大程度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解决围手术期遇到的各种临床问题,提高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北京市第二届老年围手术期论坛于近日隆重召开。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大会采用了线上会议的形式,老年围手术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和众多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线上,积极准备、倾情分享、热烈讨论,共同交流老年围手术期相关热点问题,使一万六千余名的线上与会者享受了一场高品质的学术盛宴。开幕式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老年专委会主任委员张萍教授主持,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为大会致开幕词。 蒋协远院长在开幕词中表示,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下,老年人面对越来越多的手术,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老年医学科不断改革创新发展,近几年参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科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举办

    近期,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液科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年会由北京市积水潭医院血液科鲍立主任致开幕词,鲍立主任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线下会议进行学术探讨和总结实属不易,希望通过学术交流,不断探索,寻找共同关注点,把学会发展壮大。 与会专家围绕围手术期血液学相关问题相关热点进行了学术交流、分享,内容精彩纷呈,涉及血液肿瘤、出凝血、输血、药学等多个领域。北京友谊医院王旖旎医生带来了“EBV相关的淋巴增值性疾病新进展”的专题讲座;来自希腊的Meletios Dimopoulos教授通过线上为与会观众带来了“From RCT To RWE:Ixazomib Real-World Study update”的数据更新与分享;北京协和医院韩冰教授结合个人经验对“再障的进展和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杨金德副主任医师针对“骨科围术期血液管理最新进展”,介绍了我院骨科经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石红霞教授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MPN治疗目标”;北京协和医院朱铁楠教授“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手术治疗(术前抗凝药物调整)”的讲座最受欢迎,解决…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世界骨质疏松日】关注老年骨质疏松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北京市第八届老年骨质疏松论坛圆…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常见慢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备受社会及医学界关注。为进一步促进老年骨质疏松领域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提高,助力骨质疏松健康管理,2021年10月17日,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和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北京市第八届老年骨质疏松培训班在线上举办。来自老年科、骨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社区医学科等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参会人员达1.2万余人,大家共聚线上,进行了一场创新务实的学术交流,前沿探讨。此次会议会务主持由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田巍,主治医师范斌担任。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张萍主任主持。 开幕式上,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首先为会议致辞。李玉梅书记首先对大家放弃休息、拨冗参加第八届老年科骨质疏松培训班表示感谢。她指出,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尤为重要。这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要求,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第二届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金秋送爽,百果飘香。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2021年10月11日第二届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报告厅顺利召开。昌平区卫健委领导解洪瑞、王佩锋,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赵兴山、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吴俊以及来自昌平区各级医疗机构专家委员共同出席会议。大会由吴俊主任主持。 成立大会现场昌平区卫健委领导解洪瑞首先致辞,他对第二届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委员成立大会表示衷心祝贺,指出检验专业在维护昌平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近几年来不断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的检验组织管理,促进了辖区内检验质量提升给予了高度肯定。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昌平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专家们做了大量工作,完成多次新冠病毒检测实验室及医疗机构专项督导检查工作,检验专家们能够不负上级领导的重托,克服种种困难,在疫情来临第一时间奔赴检查现场,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贡献出智慧和力量。同时,感谢北京积水潭医院各级领导对昌…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骨肿瘤-血液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相关骨肿瘤骨病MDT诊治策略研讨会在新龙泽院区成功召开

    金秋九月,窗外已有丝丝寒意,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北楼三层病理科示教室暖意洋洋,热情高涨。骨肿瘤-血液科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相关骨肿瘤骨病MDT诊治策略研讨会于2021-09-27下午如期举行。主持本次会议的是北京积水潭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诊疗研究中心主任牛晓辉教授和血液内科鲍立教授。病理科丁宜、宫丽华主任,放射科闫东、苏永彬二位专家,核医学科张连娜、张毓艺、陈紫薇三位专家以及骨肿瘤科和血液内科医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多学科研讨会。会议就当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相关骨肿瘤骨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由血液内科主管医师进行疑难病例介绍,本次会议聚焦了当前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内科与骨科交叉学科亟需协调沟通和具有争议的问题。如老年男性多发骨髓瘤累及髋臼肿瘤性破坏,在化疗有效的前提下如何把控是否手术以及介入指证和时机;多发骨髓瘤化疗后胸椎肿瘤脊髓压迫风险评估;骨髓瘤累及长节段脊柱椎体穿透样骨破坏化疗后评价;腰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后PETCT评估对于手术指证的帮助;惰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大B并累及股骨等负重骨的肿瘤,在化疗明显见效后…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科建设】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开启 “临床+科研”双向发展新模式

    北京积水潭医院足踝外科成立于2018年3月,秉承“诚实 善良 努力 团结”的科训,科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迅速成为国内足踝领域的“领头羊”。2021年8月,科室的36张床位全部搬迁至新龙泽院区,新院区的投入使用成为足踝外科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开启了“临床+科研”双向发展的新模式。病例积累“零容忍”说起建科之初,武勇主任感慨万千:“当时只有5名医生,还有一名医生在援藏,人员非常紧张。但是,因为站在积水潭医院这艘骨科巨舰上,科室发展踏上了快速路。” 为了夯实基础,武勇主任提出了第一个“三年计划”。这期间,科室一手抓人才队伍建设,一手抓医疗服务质量,医生队伍发展到9人,包括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护士队伍13人。其中7位医生具有博士学位,并都有在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瑞士、新加坡进行专业进修学习的经历。年门诊量达到14000余人次,年手术量约1800台。仅用三年时间,足踝外科就走在了国内同行的前列。 而成为领跑者的基础,来自于武勇主任对每位足踝外科医生的严格要求。由于足踝疾病本身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需要进行大量、详细的…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消化内科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北京论坛

    在这秋风送爽,喜迎佳节的九月末,由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北京委员会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的消化心身联盟北京论坛隆重召开。 作为中华消化心身联盟北京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科主任蓝宇已经成功组织过四届消化心身联盟北京论坛,广受学术界的好评,论坛已成为消化界期待的学术盛会。因为疫情的原因,积水潭医院消化科作为承办方,按防控要求限制了线下会规模,采用线上线下同时开会的模式,借助“消化界”平台予以现场直播。会议内容新颖,学术性强、人文情怀浓厚,参会者热情高涨,除精心组织邀请参会的嘉宾外,2万余医务同道在线参会。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心身联盟2021年北京论坛的精彩时刻——全国消化界大咖云集。北医三院林三仁教授、周丽雅教授、段丽萍教授,解放军医院杨云生教授,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吴咏冬教授,协和医院柯美云教授、李景南教授,武汉协和医院侯晓华教授、上海瑞金医院邹多武教授、天津医大总院王邦茂教授、河北医大二院白文元教授,中国医大盛京医院李岩教授等前任/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主任、副主任委…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创伤骨科成功举办中英学术交流活动

    近日,积水潭创伤网络研讨会成功在北京线下会场和线上融合的方式进行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担任课程主席,王满宜教授担任课程学术总顾问,高志强教授,查晔军教授、黄强教授共同授课,会议连线了英国利兹大学综合医院的Peter Giannoudis教授并进行了中英双语同传直播。北京会场现场除了积水潭医院的多位专家外,还邀请了北京市内多个创伤中心的专家一同进行学术讨论,其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周方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的周君琳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付中国教授、北京中日医院的林朋教授,北京友谊医院的王宝军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黄雷、杨胜松、王陶教授等。讲师阵容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做开幕致辞,创伤骨科王满宜教授担任会议主持,欢迎中国的老朋友Peter Giannoudis教授与我们共同进行创伤骨科进展的学术讨论。Peter Giannoudis教授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综合医院(Leeds General Infirmary University Hospital),他是Injury期刊的主编,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700余篇文章,编写并出版发行了12本医学教…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世界心脏病日】心心相印 助力健康——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举行世界心脏日科普宣传活动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World Heart Day),今年的主题为“心心相印,助力健康”。为更好地提高公众对心脏疾病的认知,关注心脏健康,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在新龙泽院区门诊大厅进行了科普宣传活动。活动中,心内科在门诊大厅树立宣传展板,为前来就诊和咨询的患者发放宣传册。同时,为了方便患者就医,心内科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推出了科普知识、咨询服务和预约挂号的功能。在护士耐心地讲解中,大家更加了解了心脏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就诊流程,纷纷夸赞新龙泽院区不仅环境好,服务更好。点击查阅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cnVEwmECHfBsYFOQbFmQXQ 就诊咨询方式01.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北京积水潭医院心内科”公众号。点击“预约挂号”,选择“新龙泽院区”,点击“去挂号”按钮,之后自动跳转京医通,选取相应时段的门诊预约挂号。02.前往新龙泽院区门诊楼三层心内科门诊咨询。相关科普:您了解“冠心病”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作用就好比是一个永不停止工作的泵,随着心脏每次收缩将携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流经主动脉输送到全身,以供给各组织细胞代…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孙成栋被任命为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

    2021年9月27日,经中国老龄产业协会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会长办公会研究,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并任命北京积水潭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孙成栋为医养结合与健康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于2010年1月成立,是由从事老龄产业的养老服务、医疗健康、金融保险、生产制造、产品流通、科研教学、科技研发、护理培训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行业的专家自愿结成的全国性、行业性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老龄产业协会本着提高行业整体素质, 参与制定国家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向政府部门提出有关老龄产业政策、立法等建议。参与老龄产业重大投资、开发项目的前期论证,协调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监督管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健康养老、医养结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疫情防控等相关职业技能的鉴定考核等。随着我国老龄群体规模逐年增长,对老年健康服务的关注成为医疗领域的重点工作。此次任命旨在尊重知识、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发挥人才优势,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助力养老服务事业迈…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创伤骨科成功举办中德肩肘专家网络研讨会

    北京时间2021年9月17日下午15:00-17:00,中德肩肘专家网络研讨会成功在线上举办。本次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蒋协远教授担任课程主席,公茂琪教授,黄强教授,查晔军教授共同授课,会议连线了德国柏林急救医院的Michael Wich教授并进行了直播。讲师阵容 Michael Wich教授来自德国柏林急救医院(Unfallkrankenhaus Berlin),他是欧洲著名的创伤专家,在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中任职,并参与多款创伤内固定钢板的研发。他曾来我院参访,多次与我院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围绕肩关节和肘关节两个主题进行分享和研讨。上半节中,Michael Wich教授分享了肱骨近端骨质疏松的专题讲座,特别强调了肩关节置换在这类骨折治疗中的优势,另外他还分享了若干肱骨近端骨折的复杂病例。黄强教授则分享了反向肩关节置换技术在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中的应用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在下半节中,公茂琪教授分享了肘关节内翻后内侧旋转不稳定的治疗,查晔军教授分享了肘关节僵硬切开松解的手术技术。最后,五位中外专家共同回答了线上观众的多个有针对性且高质量的提问。 在疫情时代,线上学…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众智之为无不成——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

    近日,“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贾伟副主任医师主持会议。贾伟介绍,为了为进一步推进血管外科围手术期医学领域发展,探讨围手术期领域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围手术期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汇聚北京各界的医疗优势资源,北京围手术期研究会决定成立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在此次成立大会上,首都近30家三甲医院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共同见证学会的成立。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邓微教授宣读批准成立“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的文件,并推选北京积水潭医院刘建龙教授担任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刘建龙主任接受聘书并发表致辞。刘主任表示,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是一个健全的、具有创新性的学会,广泛吸纳了血管外科围手术期相关的专业同仁加入,学会今后会为广大的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交流平台,并承担多学科的交流促进作用。他强调,在围术期,经过各专业的多学科的交流…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京津冀创伤骨科围手术期医学…

    2021年9月25日,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京津冀创伤骨科围手术期医学研讨会顺利召开。鉴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式,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形式进行。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蒋协远教授,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吴新宝教授先后致辞,热烈祝贺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勉励各位委员借助这一平台,发挥学科优势,细化落实最新理念,共同推进北京及周边地区创伤骨科发展。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卫生经济研究室主任、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春玉教授致辞,祝贺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希望通过各位委员的支持和努力,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王春玉教授随后宣读了主任和副主任委员名单。蒋协远教授和吴新宝教授当选名誉主任委员。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助理李庭教授当选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创伤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朝阳医院周君琳教授、北京友谊医院王宝军教授、北京协和医院高鹏教授、北京医院文良元教授、…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群英荟萃聚共识 凝心聚力话血管——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成功举办颈动脉脑卒…

    金秋九月,风清气爽,新龙泽院区朝气蓬勃,蓄势待发!2021年9月24日,血管外科主办的“颈动脉脑卒中交流学习沙龙”在新龙泽院区圆满闭幕。此次沙龙群英荟萃,共话颈动脉脑卒中话题。“线上+线下”全网直播的会议模式完美契合,全方位地呈现了该学术盛典。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常务副院长蒋协远,纪委书记吴国安,总会计师侯常敏莅临会议,医务部主任李笠、门诊部主任陈伟、护理部主任鲁雪梅、神经内科主任胡洪涛、急诊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此次学习交流。 ▲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本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忠教授担纲主席,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伟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伟国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刘鹏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震教授、北京医院李拥军教授、北京华信医院李雷教授作专题发言。与会专家还有北京各大医院血管外科同仁、昌平区属社区医院医师代表全程参与,共同探讨颈动脉脑血管疾病发展策略。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主持。会议伊始,常务副院长蒋协远代表医院…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金秋飒爽逢甘霖,积水成潭话血净——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成功举办第一届“积水成潭 血净…

    9月2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第一届“积水成潭 血净论坛”暨新龙泽院区血液净化中心启动仪式成功举行。北京市昌平区卫健委医政科科长解洪瑞,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常务副院长蒋协远、纪委书记吴国安、副院长赵兴山、总会计师侯常敏等院导以及院内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人参加了启动会。大会由肾内科副主任张东亮主任医师主持。与会的嘉宾还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王梅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悦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陈育青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向晶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鲁英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怀柔医院孙倩美教授、清华大学长庚医院李月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李忠心教授等同仁。众多肾脏病学领域的学术翘楚相聚一堂,共叙血液健康。 启动会上,解洪瑞科长首先致辞。他对第一届“积水成潭 血净论坛”表示了祝贺,同时对医院多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并对医院及科室发展寄予厚望和祝福。随后,党委书记李玉梅、常务副院长蒋协远对肾内科近一年在医疗工作及学科发展上所取得的进步表示了极大…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为生命保驾护航——北京积水潭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ECMO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随着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的顺利开诊,各学科开启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不断收治疑难杂症及危重症患者,积极开展各种高精尖的诊疗技术。不久前,在CCU、ICU、麻醉科、血管外科以及北京安贞医院体外循环科等多科室的协作下,我院成功完成了首例VA-ECMO支持下复杂高危冠脉介入手术。为尽快掌握和开展ECMO临床应用技术,重症医学科在新龙泽院区举办了ECMO相关理论知识讲解及操作技能培训课程。 新街口院区和回龙观院区的CCU、ICU及介入中心的约30名医护人员参与了培训。此次培训课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主要介绍了ECMO的使用方法以及ECMO的管路预冲操作。同时,从管路预冲前的物品准备、设备检测到管路安装与预冲进行了全流程演练。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操,结合此前重症医学科王郝主任医师从临床角度讲解的ECMO理论知识、适应症和禁忌症,学员们对ECMO这项技术有了全面的认识,基本了解了相关操作的流程和技巧,为我院早日启用ECMO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ECMO,主要是通过把患者静脉血引出…

    查看详细信息
  • 已有 0 人浏览 【学术交流】北京积水潭医院线上举行第16期学术沙龙——英文学术论文写作

    2021年9月16日晚7点,我院第16期学术沙龙如期线上举行。本期学术沙龙邀请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孟适秋助理研究员讲述了如何进行英文学术论文写作。常务副院长蒋协远、科技处处长于洋及多位科室主任在线关注此次沙龙,院学科新星、学科骨干、研究生等70余名人员全程在线参加。 主讲人 孟适秋年轻有为的孟适秋老师2012年硕士毕业于爱丁堡大学,201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在Lancet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担任多部SCI期刊的审稿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项科研项目。孟老师以“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为题为大家介绍了SCI文章从撰写到投稿的实战经验。孟老师首先提到作为临床大夫撰写SCI文章的一些阻碍,但是“万事开头难”,只要开始动笔了,后面就会比较顺畅。接下来她全面而细致地介绍了很多文章撰写的诀窍。从文章各部分撰写的顺序、撰写的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到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的使用以及大家经常用错的英文单词的用法都作了细致的阐述。孟老师同时讲了投稿杂志如何选择以及投稿的技巧,并分享了十条撰写SCI文章的经验,让大家更深刻…

    查看详细信息
首页上一页1 ... 151617181920下一页末页
第页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 电话:010-58516688

Copyright © 北京积水潭医院 京ICP备05023715号 京卫网审字[2013]第02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