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和血管外科联合守护肾友血透生命线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凡的,为了防控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大多数病人能不去医院就不去。但是有一群人依然要每天往返医院,疫情不能阻碍他们的脚步,那就是血透室的医务人员和血液透析的患者。由于疾病性质和治疗方式所决定,血液透析患者要每周2-3次,每次4小时透析,疫情期间治疗仍要继续。血透室的医务人员,也是疫情笼罩下的“逆行者”,要克服各种困难到医院继续为血透患者服务。
透析室人员多,易发生交叉感染,且透析患者很多年老体弱、抵抗力差。因此,在平日里繁忙的常规诊疗工作之外,每天接诊患者,我们都要监测患者及家属的体温,反复追问患者及家属的流行病学史,不断的向他们宣教防护措施。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维护是血透室的重要工作的之一。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出现问题,意味着患者将无法完成正常的血液透析治疗,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血管通路作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则是透析医患共同关注的重中之重。血管通路一旦出现问题,需要立即处理。因此,血管通路的维护也成为了这一阶段的难题。在透析室通常听到护士呼叫“大夫,您来看一下***的瘘”,都会心跳加速一下……。
刘老师的动静脉内瘘已使用了7年,去年开始出现了头静脉局部狭窄,需要定期行造影检查及球囊扩张。近期在透析过程中再次出现血流量下降,超声探查提示头静脉狭窄,急需进一步处理,疫情期间,刘老师和家人都表达了希望在我院治疗。我们联系了血管外科贾伟副主任医师,贾大夫很爽快的说“没问题,立马可以过来处理”。经过了CT及新冠核酸检测后刘老师住进了肾内科病房,中午利用午休时间,血管外科贾大夫和程志远医师赶来,顺利的完成了造影剂球囊扩张,刘老师又可以正常的透析了。
术前术后
关奶奶是人工血管内瘘,已使用了4年,每1-3个月需要行一次球囊扩张,因为疫情近期没有复查。在上机时护士发现关奶奶内瘘的震颤及杂音都消失了。超声提示人工血管内血栓形成。关奶奶默默的流了眼泪,说“疫情期间,心情都不好”。有了之前和血管外科合作的经验,我告诉奶奶,我们医院也可以处理,不用到处跑了,奶奶特别高兴,开心的笑了。
田大叔刚刚开始规律血液透析,目前使用的是半永久导管,按计划,应该是春节后住院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因为疫情,非急诊手术都暂停了。大叔总问什么时候能手术,带导管太不方便。在经过严密的筛查后田大叔住进了肾内科,很快血管外科的贾大夫和程医师为其完成了动静脉内瘘手术,很快就可以拔掉导管啦。
杨奶奶患有老年痴呆,长期使用导管透析,有双侧颈内静脉反复插管史,有上腔静脉狭窄史。一天上机时,护士发现患者的导管已经脱出了。很快在介入中心,血管外科和肾内科联合完成了上腔静脉造影及右侧颈外静脉带隧道带涤纶套的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
肿胀手综合症是动静脉内瘘手术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内瘘侧的肢体肿胀,穿刺点不易止血,静脉压力高,胸壁静脉显露、曲张等。大多数病因是包括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在内的回流静脉狭窄或闭塞,病人多有前期的置管史。通过介入下球囊扩张术,开通狭窄段并使之重新开放是很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微创、操作便捷等优势。肾内科和血管外科联合已完成多例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球囊扩张术,缓解了患者痛苦。
杨阿姨糖尿病多年,规律血液透析4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逐年加重,近期出现了一侧下肢的麻凉痛,无法行走,血管外科医生及时介入下球囊扩张后,疼痛明显缓解。目前由于疾病谱的改变,透析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患者合并外周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足等,严重的需要截肢。我们已经完成了多例患者下肢血管的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
目前北京积水潭医院成立了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小组,成员包括血透室护士、肾内科医师、血管外科医生及超声科医师。在当前形势之下,在严密的防护、避免院内感染的前提下,血管外科和肾内科联合积极有效的开展了血液透析通路相关的维护和治疗。包括自体、人工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复杂导管置入及更换,自体动静脉内瘘取栓及PTA,人工血管取栓及PTA,中心静脉狭窄PTA术等。守护患者的生命线,我们在行动。
文图/张利平
上一篇: 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助力抗击新冠疫情(二)——创伤骨科急诊及病房运行情况回顾性研究
下一篇: 老年健康科普:抗过敏“药”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