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和您聊聊麻醉学的发展史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但躺在手术台上面对刀光剑影的那一刻,多数人都是有些紧张的。
其实医学的演进与社会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密切相关。虽然人们很早就开始做一些复杂的手术,如截肢术、睾丸切除术等,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减轻疼痛的知识和措施。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描述过鸦片的镇痛作用,但却没有被用于减轻手术的疼痛。在中世纪,曾经有人使用浸有各种止痛或催眠药物的海绵(如鸦片、莨菪碱类)给病人吸入或吸吮,可引起长时间的睡眠从而实施手术。
同样,在我国很早以前就有过麻醉的传说和记载,例如“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很久以来就千方百计寻找治病止痛良方。公元2世纪,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相关史书记载:“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另以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可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间皆平复。”说明在三国时期,华佗就已经使用全身麻醉进行了腹腔手术。
1846年,牙科医生Morton将乙醚麻醉用于拔牙,被认为是临床麻醉的第一杰出人物。因此,1846年10月16日被认为是近代麻醉学的开端。
经过170多年的发展,麻醉学已经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将其麻醉科分为麻醉前评估与准备中心、临床麻醉、麻醉后恢复室(PACU),麻醉重症监护病房,麻醉科治疗(或疼痛治疗)门诊,以及教研室实验室等部门。
3月29日至4月4日是“中国麻醉周”,本次宣传周主题为 “敬畏生命,关注麻醉——疫情防控救重症,分娩镇痛护新生”。我院麻醉科主任王庚、周雁主任医师等参加了“连续5天,每天12小时,5个时段,听麻醉专家谈麻醉”的新华网《新华大健康》直播活动,为老百姓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随着医学的发展,从术前到术后,从手术室到门诊,从危急重症抢救到无痛治疗,处处都有麻醉医师的身影。此次“中国麻醉周”科普宣传活动期间,我们更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医疗咨询和科普知识宣讲,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麻醉学相关知识,进而更好地配合手术麻醉及围手术期康复,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