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 正文

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临床研究成果登顶《Bone & Joint Journal》

发布时间:2025-04-08点击数 字体: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在国际权威期刊《Bone & Joint Journal》(20254月刊)发表题为《Robotic arm-assisted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的全球首创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翻修术髋臼侧重建临床队列研究,标志着复杂髋关节翻修术髋臼重建迈入精准智能新纪元。该研究以全球最大临床队列和最小两年随访数据,首次验证了机器人技术联合原创“圈--柱”髋臼重建理论在翻修术中的突破性价值。

微信截图_20250408162748.png

据悉,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团队自2019年引入Mako机器人系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机器人辅助髋翻修髋臼侧重建。团队通过探索建立了4种术中配准方法,解决了翻修手术个体间差异大,骨质缺损严重,骨-金属假体界面伪影重等多个技术难点,使配准成功率达到98.5%,整体配准精度达0.38毫米。通过3D建模精准评估骨缺损,机器人实时导航实现亚毫米级髋臼锉磨和个性化假体定位,髋臼假体植入后验证角度与计划值偏差仅1度,远超传统手术精度。整组手术涵盖松动,感染,反复脱位等高难度翻修指征,患者术前严重骨缺损患者占比近60%,超过20%的患者为翻修后再翻修手术。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从术前46分显著提升至术后89分,整体满意度达86%。该项研究将团队原创的髋关节翻修术“圈--柱”髋臼重建理论,个性化安全区理论与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理论和技术的双重革新,实现了我国人工关节领域在该方向上的技术全球领跑。

“本项研究证明了‘圈--柱’髋臼重建理论联合机器人技术的独特魅力,显著提升了复杂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精确度、植入物稳定性及术后临床疗效,革新了手术流程,深刻地改变了我的临床实践。”该项研究的通讯作者、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强调。未来,团队将进一步探索智能化手术在人工关节领域的运用,推动骨科手术进入精准医疗新时代。

成果详情及链接:Deng W, Wu X, Shao H, et al. Robotic arm-assisted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Bone Joint J. 2025;107-B(4):404-412.doi:10.1302/0301-620X.107B4.BJJ-2024-0982.R1

矫形骨科——

髋膝关节翻修术团队介绍

随着既往植入假体总量的增多和早期假体使用时限的增加,我国髋膝关节翻修术的手术量亦逐年增加。髋膝关节翻修手术对关节重建技术要求高,手术创伤相对大,并发症率相关风险高。为此,矫形骨科周一新教授的带领下,依托多年在髋膝关节翻修术上的经验及技术积累,形成了国内外知名的髋膝关节翻修术团队。

诊疗病种

髋膝关节翻修术主要针对各种原因导致的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人工关节失效,包括假体松动、假体磨损、关节脱位、骨溶解、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金属离子病、人工关节位置不良、术后疼痛、术后关节功能障碍等。团队每年开展髋膝关节翻修术逾300例。

团队特色

团队针对髋膝关节翻修术临床诊疗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系列科学研究及创新研发,形成了诸多科研成果,尤其在假体松动及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诊断,髋翻修重建创新理论及新型假体设计,膝翻修新假体设计等方面成果显著,相关成果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供稿丨矫形骨科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上一篇: 以演促练 以练备战——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护理人力资源应急调配双预案演练

下一篇: 志愿服务丨北京积水潭医院团委开展第七期“天使陪伴”非遗亲子手工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