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定时炸弹”滞留体内半年 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协作攻克滤器取出难题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联合多学科专家团队,成功完成一例极具挑战性的全腹腔镜下高难度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术。这一突破不仅为患者驱散病痛阴霾,更为该领域复杂病例治疗树立了新标杆。
70余岁的李女士半年前因下肢骨折需长期卧床,由此引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预防血栓脱落导致致死性肺栓塞,当地医院为其实施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随着身体逐步恢复,滤器取出被提上日程,但新的难题接踵而至,滤器头端回收钩已与血管壁紧密粘连。当地医院尝试介入手术取出,最终未能成功。
下腔静脉滤器长期留置体内如同“定时炸弹”,会显著增加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迁移及穿孔风险,严重威胁生命安全,及时取出成为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心急如焚的李女士及家人半年内辗转全国多家知名医院,甚至北京的医院也曾两次尝试取出滤器,手术长达4小时,最终仍未能成功。
在近乎绝望时,李女士得知北京积水潭医院在血栓治疗领域经验丰富,尤其在困难滤器回收方面颇具口碑,于是怀着最后希望来到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的门诊。尽管团队拥有多年滤器回收经验,但检查后仍深感挑战巨大。患者滤器尖端已深入肾动脉、肾静脉与下腔静脉交汇的夹角区域,此处解剖结构复杂,毗邻重要器官和血管,且滤器支角紧邻腹主动脉,若不取出,血管损伤、下腔静脉堵塞风险极高。面对患者的期盼与信任,刘建龙决定将其收入院进一步治疗。
“此类患者已不适合盲目采用腔内介入取出。”刘建龙主任团队分析指出,腔内操作空间有限,加之滤器与血管壁粘连严重,极易引发大出血等致命并发症。同时,考虑到患者高龄且近期接受过骨折手术,身体尚未完全恢复,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还可能引发切口感染、肠粘连等一系列并发症。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团队最终确定采用创伤小、恢复快的微创腹腔镜取出方案,这对手术团队的技术与协作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结合患者详尽的术前检查结果,考虑到滤器位置的特殊性和手术方案的复杂性,术前,在医务部协调下,血管外科联合普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ICU 等多学科专家开展病例讨论。多学科专家反复研讨手术细节,制定详细预案及应急措施,力求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创伤成功取出滤器。
手术由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副主任医师蒋鹏,普外科副主任高鹏骥,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王海等组成手术团队联合上台主刀,各协作科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精密的腹腔镜下,手术团队精准定位切口,小心翼翼地暴露、阻断并切开下腔静脉,最终借助滤器回收套件成功完整取出滤器。
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经过一晚的严密监护后,李女士便顺利转回普通病房。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指导下,李女士肾功能正常,身体恢复良好。看到患者逐步康复,家属难掩激动,对医护人员充满感激。
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经过数十年积累与创新,在困难滤器回收领域形成精湛技术与丰富经验,已为全国多家医院解决大量介入治疗并发症。未来,血管外科团队将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希望。
供稿丨血管外科 田晨阳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上一篇: 体重异常攀升,需警惕库欣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