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院级科研基金项目结题工作顺利完成 已有 732 人浏览
近期,科技处组织首批院级科研基金结题答辩会。本次院级基金结题答辩会在线上举行,共邀请13位院内专家、13位院外专家,分别对25项青年基金、26项自然基金培育计划项目以及27项医工企交叉培育计划项目进行评审。副院长于洋以及科技处副处长韦祎担任评审会主持。 为调动我院职工开展临床医学研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培养,为申请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奠定基础,我院于2019年设立了院级科研基金。院级科研基金任务期两年,近日,第一批院级基金迎来结题验收。 第一批院级青年基金共立项25项,经费43万,自然基金培育计划27项,经费210万,医工企交叉培育项目29项,经费88万,共计资助341万元。在过去的两年中,绝大多数项目负责人顺利完成任务,取得丰硕的成果。共发表论文131篇,其中统计源期73篇, SCI收录论文58篇;申请专利78项,包括发明专利17项和实用新型61项;参与学术交流国内50次,国际17次;依托青年基金成功申报局级以上课题10项;依托自然基金培育计划项目申报国自然23项,获批4项;依托医工企交叉培育计划项目促成样品/样机15项,其中1项已转化。20…
2022-06-07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技创新】北京积水潭医院持续做好临床研究方法学支撑工作 已有 328 人浏览
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管理,提高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临床研究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先后出台了《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和《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临床研究规范管理试点实施方案》。 我院积极贯彻上述文件要求,初步建立了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立项流程,明确了研究方案的方法学审核要求。针对前期工作中常见的临床研究方法学问题,方法学平台近期召开会议,集中学习上述文件中的要求,并就前期方法学咨询工作中发现的问题、IIT方案模板和方法学审核表等内容进行集中讨论,统一标准和规范,最大限度保证临床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做好临床研究的服务支撑工作。于洋副院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强调了方法学平台工作在临床研究质量提升中的重要性及今后的工作要求。 为满足我院临床研究者日益增长的方法学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方法学平台的支撑能力,科技处积极协调院内方法学人力资源,以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为基础,整合了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病案统计科方法学人员,扩大我院方法学平台人员队伍,并探索制定方法学…
2022-05-20 查看详情信息 -
【科技创新】医企合作新进展、新突破——联合实验室合作研究初显成效 已有 295 人浏览
联合实验室成立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职能科室以及临床科室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相关制度建设,同时联合实验室的共研项目、科研检测等工作也步入正轨,进展顺利。 多科室开展临床学术分享活动基于首批创新医疗服务项目,联合实验室团队积极与各临床科室沟通,开展项目交流分享。已与内分泌科、妇产科 、小儿骨科、泌尿外科、心内科、内科急诊、肾内科等十余个科室开展学术分享活动,共同探讨项目的进展,发掘临床研究问题等。努力为临床科室提供技术、平台等多维度的科研解决方案,满足临床科研需求。对于基因类检测项目,联合实验室开展了个性化的遗传解读服务,辅助临床医生能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同时也能为后续的科研工作提供方向。 设立创新转化项目开展专项研究为提升医院的科研创新能力,联合实验室将通过设立科研转化项目,孵育院内的原始创新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组织立项工作。 目前北京积水潭医院-华诺奥美联合实验室已初具成型,在产学研合作研发中也将进一步的优化与创新,努力研发出具有临床价值的科技成果。欢迎有需求的临床团队一起加入,共同探索,促…
2022-05-20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临床研究知情同意”学术讲座 已有 496 人浏览
2021年12月23日晚7点,我院科技处和临床试验机构共同举办的“临床研究知情同意”学术讲座如期线上举行。本次讲座再次邀请了我院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办公室主任兼Ⅰ期试验研究室主任王美霞教授,就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中的重要内容——“临床知情同意”的相关内容和常见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讲座由科技处韦祎副处长主持,本院各学科临床研究人员、学术骨干、轮转医师及研究生等110余人全程在线参加。 王美霞主任多年来长期从事GCP相关管理工作,在临床研究中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本次讲座中,王美霞主任针对临床研究过程中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和常见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讲解,并通过真实的案例指导大家如何做好知情告知和同意签署,避免临床研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本期学术讲座持续一个半小时,讲座过后王美霞主任与参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对各位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大家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细致全面、深入浅出,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也对今后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最后,韦祎副处长对王美霞主任的精彩演讲表达诚…
2021-12-25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临床研究如何满足伦理审查要求——我院举行第19期学术… 已有 438 人浏览
12月16日,我院第19期学术沙龙如期在线上举行。本期学术沙龙邀请的嘉宾是:我院临床试验机构管理办公室主任兼Ⅰ期试验研究室主任王美霞。院学科新星、学科骨干、轮转医师及研究生等140余名人员全程在线参加。此次沙龙由团委书记王含主持,科技处处长于洋及多位科室主任在线关注。王美霞主任多年来从事GCP相关管理工作并具有丰富的临床研究管理经验。本次报告王美霞主任演讲的题目为“临床研究如何满足伦理审查要求”,主要从临床研究常见的伦理问题、临床研究伦理原则、临床研究设计应满足伦理需求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伦理申请的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解析。本期积医学术沙龙时长一个半小时左右,会后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讲座,对于涉及人的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知,对于今后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帮助很大。文图丨研究所 王任先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2021-12-20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心得分享 共同探讨提升——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第18期积医学术… 已有 420 人浏览
2021年12月9日晚7点,第18期积医学术沙龙在线上如期举行。本期学术沙龙围绕自然基金申报经验分享展开,邀请了我院在2021年国自然中标的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张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任先博士和医学检验中心李春艳博士。同时,院内学科新星、学科骨干、轮转医师及研究生等160余人全程在线参与。 科技处处长于洋首先发言,对大家申报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提出了殷切希望。张辉主任医师作了“面向临床需求,深挖自身潜力”的精彩演讲,以运动医学科的临床问题为导向,生动、深入地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发现临床问题出发,逐步凝练成国自然标书。刚刚毕业于北京协和医院的医学检验中心李春艳博士以“浅谈国自然青年基金的申报要点”为题,结合自己第一次申请国自然青年基金即中标的经验,向大家介绍了“国青”撰写的一些注意事项。最后,研究所王任先博士以“自然基金申报经验分享”为题,讲述了自己四次申报国自然和北自然基金积累的经验教训,并以自己的标书为例,与大家分享了标书撰写的一些技巧。三位讲者分别来自临床、医技和研究所,具有代表性,他们从申请国自然基金…
2021-12-1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线上举行第17期学术沙龙——积医“青苗”论坛 已有 398 人浏览
2021年11月23日晚7点,第17期学术沙龙即积医“青苗”论坛如期线上举行。本期学术沙龙邀请到了历届优秀“青苗”:科技处副处长韦祎、泌尿外科翟建坡副主任医师,运动医学张海龙副主任医师、矫形骨科杨德金副主任医师以及脊柱外科李星野医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经验与心得体会。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科研学科教育处副处长李晓峰在沙龙中进行了开场发言,科技处、人事处、团委、党办等多科室主任及成员、院学科新星、学科骨干、研究生等130余名人员全程在线参加。会议由韦祎副处长主持。开场,李晓峰处长对我院的人才培养与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并表示,人才成长涉及到各方资源,希望医院将“青苗”计划的管理实施做好,“青苗”们能够凝聚成一个带领众市属医院人才协同发展的先进群体,发挥出示范作用。“青苗”计划只是一个开始,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希望通过“青苗”计划的实施,给青年人才一个更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市属医院储备一系列基础扎实的团队,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在沙龙上,翟建坡副主任医师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做科研的经历,并鼓励大家医教研全…
2021-11-25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培训】科技处举办“2022年国自然申报专题讲座” 已有 375 人浏览
为推进我院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帮助我院科研人员提高项目申请书的撰写质量,增强评审竞争力,科技处邀请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主任安威教授,于11月20日周六上午通过线上会议形式,作“点子、底子、本子——如何写好自然科学基金三要素”的专题讲座。本次培训讲座由科技处于洋处长主持,共有150余人参加讲座。 安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国自然申报和评审经验,针对标书撰写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从“点子”、“底子”、“本子”的角度,深刻总结了国自然基金标书的撰写规范和技巧,并针对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整体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研究队伍现状、前期工作基础和研究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通过真实案例指导大家如何写好一个打动评委、逻辑清晰的标书。 讲座后,安教授以生动有趣的解答方式与参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对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释。与会者纷纷表示讲座内容细致全面、深入浅出,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最后,于洋处长对安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感谢,并鼓励大家,尤其是刚…
2021-11-2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八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 已有 423 人浏览
近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海淀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我院共获得8个项目的立项资助:其中重点研究专题项目2项,前沿项目5项,重点研究专题子课题1项,拟资助总经费351万元。本年度我院共申请海淀联合基金22项,资助率32%,达到了项目立项以来的最好成绩。项目申报期间,科技处结合市基金委相关条例和管理办法,为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并对申请书进行严格审查,与申报人员共同努力,提升项目申报质量。 海淀联合基金由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海淀区人民政府联合多家科技研发企业共同设立,旨在落实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任务,充分发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调动北京优势科技力量,开展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区域战略定位密切相关的基础研究工作,为科研团队跨学科、跨部门开展前沿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全力支持。该基金“智慧骨科”领域专题自设立以来,致力于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的临床诊疗评价、智能操作控制、手术方法规划等关键技术研究,并开展临…
2021-10-30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北京积水潭医院两个案例入选北京市首期《科技成果转化… 已有 325 人浏览
近日,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议事协调联席会办公室编制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操作指南》和《典型案例集》正式发布。《操作指南》共梳理了14个成果转化相关的流程,为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引。《典型案例集》深入总结了各机构在破解成果转化难点、堵点问题上的典型做法、取得成效及经验启示,首批典型案例共31个。我院共有两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其中赋权试点案例成为案例集的第1个案例,介绍了我院在赋权试点改革工作中的尝试,并完成北京首例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权改革。此外,我院医工企联合研发与转化模式也作为第19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集》,介绍了我院通过构建医工企三方合作闭环,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成果转化的相关经验和做法。两个案例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我院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探索和实践,本次入选北京市首期案例集是主管部门及同行专家对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认可和鼓励,也是医院高度重视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们也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完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培养技术转移人才,发掘和孵化更多的创新技术和产品,积极…
2021-10-29 查看详情信息 -
我院五人入选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2021年度(第七批)“青苗”人才… 已有 386 人浏览
10月14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第七批)“青苗”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我院矫形骨科主治医师唐浩、创伤骨科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聂井君、儿科副主任医师孙慧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程洋以及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志伟5人入选。我院本年度各科室共推荐申报30人,科技处按照要求严格筛查,综合考核申报人员的整体素质,并经院党委会讨论决定,推选出15名候选人上报;同时科技处组织专家对进入会评的5名人员进行了预答辩辅导。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5人全部入选。入选名单 唐浩矫形骨科 主治医师 聂井君创伤骨科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孙慧慧儿科 副主任医师 程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医师 主任助理 刘志伟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2021年度(第七批)“青苗”计划拟入选人员名单 “青苗”计划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2015年推出的“青苗、登峰、使命”三个人才计划之一。“青苗”计划旨在扶持培养青年人才,通过多项扶持举措,为北京市属医院青年人才的成长搭建发展平台,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队伍,为北京市属医院跨越发展…
2021-10-25 查看详情信息 -
股骨头坏死治疗新进展: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首创3D打印定制化… 已有 362 人浏览
“贴合!满意!”这是矫形骨科杨德金副主任医师在完成创新术式——3D打印定制化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第一感受。这一创新术式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标志着北京积水潭医院在股骨头坏死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为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积水潭方案”。 股骨头坏死好发于中青年,致残率高。据统计我国现有超过800万罹患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而作为一种进展性疾病,股骨头的坏死往往会经历坏死面积由小到大的过程,同时疼痛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给年轻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对于刚刚出现股骨头塌陷,但关节间隙良好,髋臼侧未出现显著磨损的病人,传统治疗只能选择全髋置换,不得不牺牲髋臼侧正常软骨,股骨侧也要丢失大量骨质。能不能在恢复关节面的同时又保留尚未坏死的关节结构,是这些病人经常问到的问题。针对这一时期的疾病特征,结合3D打印定制化假体的优势,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周一新教授带领团队设计了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创新术式——定制化部分髋关节置换术,同时研发成功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假体和手术器械。历经两年余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无数次演练,…
2021-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三个项目荣获北京医学科技奖 已有 303 人浏览
近日,北京医学会颁发第六届北京医学科技奖奖励,我院运动医学姜春岩教授主持的《肩关节外科疾病诊疗的创新理论与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得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烧伤科沈余明教授主持的《复杂性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新体系构建与推广》项目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烧伤科张国安教授主持的《喉烧伤的诊断治疗以及发病机制研究》项目获北京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北京医学科技奖是由北京医学会设立的首都医药卫生行业的科技奖项,旨在引领首都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尖端医学科研成果的产出。三个项目获奖,充分肯定了我院在科技创新推广工作中的贡献,我院将秉承“精诚、精艺、精心”的精神,不断创新,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 项目介绍《肩关节外科疾病诊疗的创新理论与技术的建立及推广应用》针对长期困扰肩关节医生的临床难题:复杂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不稳定以及肩锁关节脱位,结合肩关节损伤的诊疗经验,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治疗技术多次在全球同步直播,整套肩关节损伤诊疗理念与技术,在全国 19 家省级三甲医院推广应用,累计…
2021-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管理】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科研管理培训会 已有 312 人浏览
为规范医院科研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基础和临床研究健康发展,2021年10月19日,科研管理培训会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新街口院区四层报告厅和举行,同时,回龙观院区4086会议室设有同步视频。此次培训会由科技处组织,科技处副处长韦祎主持,全院各科室的科研秘书、新立项课题的项目负责人等百余人参加。 新街口院区培训会现场 回龙观院区培训会同步视频现场培训会中,科技处处长于洋、副处长韦祎、审计处副处长孟雪莲、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主任刘妍,分别就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诚信管理、合同管理系统以及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及人遗条例进行了详细介绍,尤其是强调科研诚信、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在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对于可能遇到的有关问题予以警示。科技处处长于洋介绍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 科技处副处长韦祎介绍科研伦理与科研诚信 审计处副处长孟雪莲介绍合同管理系统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主任刘妍介绍临床生物样本资源库建设及人遗条例会上还下发了科技处新编制的“科研管理制度汇编”,方便大家查阅。 科技处新…
2021-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成功举办中关村火花活动暨科技成果推介会(护理专… 已有 227 人浏览
8月4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与中关村技术经理人协会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委指导的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火花”系列活动(护理专场)顺利举行。活动采取线上会议模式,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处于洋处长主持,参会人员超过百人。 护理领域创新转化研讨会活动的第一部分是护理领域创新转化研讨会。护理部主任鲁雪梅参会并致辞,她表示,非常感谢医院为护理人员搭建的科创平台,备受鼓舞。开拓创新思维,提高护理质量,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是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目标。由于护士在工作中接触患者时间最长,因此更易于发现可应用于临床实践中的创新点。希望通过这次创新转化成果的交流,能够帮助护士们将已有创新项目加速成果转换落地,将创新成果应用于临床,使更多患者受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康卫医创)的张宁老师开展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思考”主题讲座,分别针对现有政策、成果转化流程以及对护理领域的创新建议进行分享。张宁老师分析,目前国内对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是优于国外的,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讲解,并强调项目管理的重要性。 产品上市过程中…
2021-08-06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成果】北京积水潭医院骨肿瘤科牛晓辉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成果为… 已有 253 人浏览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牛晓辉教授团队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国际骨科学知名期刊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外科和骨科类Q1,IF=4.176 )发表,该成果“旋转上移异体骨移植”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原创的骨盆肿瘤重建新术式,填补了国内外长期以来骨盆肿瘤切除后缺损缺乏生物重建的空白。该研究通过长期随访数据表明:“旋转上移异体骨移植”手术方式具有生物重建、功能理想及并发症低的显著优点,为骨盆肿瘤患者,特别是预期生存期长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骨盆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充满挑战,不仅局部复发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而且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长期存活率均不理想。骨盆肿瘤治疗的基本步骤依然是切除和重建,切除是尽可能在安全边界下去除肿瘤,防止肿瘤播散,减少肿瘤对生命的威胁;而功能重建则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研究给巨大骨盆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传统骨盆截肢或者大型假体重建比较,具有生物重建、功能理想及并发症低的优点,特别适用于预期生存期长的原发恶性肿瘤患者。牛晓辉主任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博…
2021-08-05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北京积水潭医院皮肤科和研究所移植与再生实验室就自体… 已有 246 人浏览
近日,我院皮肤科与研究所移植与再生实验室就富血小板血浆在各自领域技术的认识,国家生物医学技术临床转化研究的相关管理政策,以及院内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治疗皮肤科相关疾病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研究所移植再生实验室主任孙磊、舒雄博士向皮肤科副主任潘靖、李静博士介绍我院PRP分离技术。皮肤科同事观摩了研究所在GMP规范指导下,无菌分离PRP对程序和质量控制过程,初步阅读了我院该技术质量管理文件和相关研究方案的草案,对研究所工作有了初步了解。结合相关技术在皮肤科应用的国内外情况,双方还探讨了相关技术的一些科学问题,并撰写提交了北京市卫健委首发基金研究的建议。潘靖副主任和常晓丹博士全程观摩研究所GMP质控条件下PRP分离制备过程。富血小板血浆分离技术是在环境条件可控的情况下,采取患者自体静脉血,通过离心分离出含有高于血液浓度血小板的血浆,用于促进组织再生的一项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国内外开展近20年,在运动医学等领域尤其使用广泛,皮肤科主要用于脱发的治疗、瘢痕的治疗,面部年轻化、白癫风、脂肪移植中的应用,…
2021-03-29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已有 248 人浏览
2021年3月25日,科研处组织了“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机制论证会”。会议由科研处于洋处长主持,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常务副院长蒋协远出席会议。北京市科委高新技术与成果转化处王龄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汤鹏翔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处李丹处长、康达律师事务所魏旻律师作为论证专家参与项目论证和指导。于洋处长首先介绍我院“赋权”机制建立的背景及方案,然后由技术转移办公室种皓医生对“赋权”工作流程及拟实施“赋权”的成果进行介绍。经过两个小时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对我院“赋权”工作制度和流程表示认可,并对拟实施“赋权”的成果和赋权方案提出了改进建议。李书记充分肯定了专家论证会的意义和效果,指出“赋权”工作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听取多方意见,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与会专家达成共识,医学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不但是经济价值的体现,更能体现其社会效益,在医疗领域应用创新科技成果,能促进医学技术进步,并最终惠及患者。“赋权”工作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一个新的路径,值得探索。北京积水潭医院科研处将以严谨…
2021-03-27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