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 健康科普
  • 【积医科普】如何吃对蛋白粉,营养师有话说 已有 370 人浏览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蛋白粉从小众人群的高端营养品逐渐成为日常保健的功能食品。当前,蛋白粉不但是很多减重健身人群的标配营养品,也是逢年过节看望亲朋好友的礼品和住院患者的营养滋补品。但是,有人不禁会问吃蛋白粉到底有没有用呢?这会不会是我们上的另一种“智商税”呢?如果真的需要服用的话,我们到底选哪一种蛋白粉呢?01什么是蛋白粉?蛋白质是我们人体每日必需摄入的营养成分,是维持和修复机体及细胞生长所必需的,不仅影响机体组织如肌肉的生长,还参与激素的产生、免疫功能的维持及血红蛋白的生成等。机体每天要更新约3%的蛋白质,我们平时吃的肉、蛋、奶及豆制品就可以给我们提供优质而充足的蛋白质。蛋白质根据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而蛋白粉作为一种从食物蛋白质中提取的蛋白质粉末,与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相比,其蛋白质的吸收率更高,并且基本不含有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因此对于需要控制脂肪摄入的人群,跟吃肉相比,服用蛋白粉能够更少摄入脂肪,同时避免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02健康成年人需要补充蛋白粉吗?其实,…

    2021-10-22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骨质疏松日】关注老年骨质疏松 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北京市第… 已有 310 人浏览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症已成为老年常见慢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备受社会及医学界关注。为进一步促进老年骨质疏松领域的规范化诊治水平提高,助力骨质疏松健康管理,2021年10月17日,由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老年医学专委会、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和北京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北京市第八届老年骨质疏松培训班在线上举办。来自老年科、骨科、内分泌科、放射科、社区医学科等相关领域的医务工作者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参会人员达1.2万余人,大家共聚线上,进行了一场创新务实的学术交流,前沿探讨。此次会议会务主持由北京积水潭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田巍,主治医师范斌担任。开幕式由大会主席张萍主任主持。 开幕式上,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首先为会议致辞。李玉梅书记首先对大家放弃休息、拨冗参加第八届老年科骨质疏松培训班表示感谢。她指出,老年骨质疏松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尤为重要。这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卫生健康工作提出的要求,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

    2021-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中国镇痛周】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 已有 256 人浏览

    疼痛,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2004年10月国际疼痛学会(IASP)倡议设立"世界疼痛日",每年10月由IASP发布抗痛年主题,确定每年10月第三个周作为镇痛周,并冠以一个主题,2021-2022世界镇痛年的主题为“将疼痛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疼痛是无形的,很多时候甚至带给患者一种孤独和绝望的感觉!世界卫生组织为疼痛下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躯体感觉和情感经历。对患者而言,疼痛是机体面临损伤或疾病的信号枪,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疼痛提醒患者及早就医,积极治疗以防机体遭受更大更长久的损害;对医生而言,疼痛既是机体的创伤或疾病的反应,也是疾病的症状。急性疼痛起病急,严重者可伴有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出汗增多,瞳孔散大,胃肠道蠕动减慢等器官功能改变,并可导致内分泌代谢和免疫功能改变,从目前学科分类的角度,属于麻醉科处理的范畴。慢性疼痛则持续3~6个月以上,常常导致食欲下降,影响睡眠,抑郁焦虑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世界卫生组织于2000年就提出“慢…

    2021-10-19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高尿酸血症的危害 已有 322 人浏览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大众安居乐业,我国已经进入“不愁吃、不愁穿”的小康生活;然,过犹不及;除广为大众所熟知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还有第四高—高尿酸血症,亦是困扰现代人的慢性疾病之一,然而其危害性并未被充分认识。 尿酸为人体内核酸的代谢产物,其中,20%来源于胃肠道吸收的食物核酸分解产物,80%为机体自身核酸分解所产生;人体内的尿酸1/3经由消化道、2/3经由肾脏排泄。所以,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出现故障时,就会产生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水平在男性成人中>420umol/L,或在女性成人中>360umol/L时,称为高尿酸血症。就像物理世界的中其他溶质一样,当浓度超过一定范围,就会从溶液中析出。过高的尿酸在血液中析出后,以尿酸单钠结晶的形式沉积于人体的组织中,常导致关节炎、痛风石形成,和肾脏病变。 尿酸所导致肾脏病变可急可慢;可形成肾结石,而当结石通过输尿管狭窄段时,可引起肾绞痛;急性尿酸盐结晶堵塞肾小管时,会导致急性肾损伤,表现为短期内血肌酐的升高;尿酸的慢性损害可导致肾脏逐渐失功,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荣誉】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入选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 已有 297 人浏览

    10月16日,由健康报社、“健康北京”政务新媒体主办的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展示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荣获北京市卫生健康系统“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人物培育计划“科普达人”奖。 “未来之星”中青年典型培育宣传工作,是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旨在推动各单位对不同层次、领域和岗位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进行深入挖掘选拔,精心培育一批卫生健康系统中青年典型,为各级党组织选树先进典型打好基础。通过对中青年优秀人才开展个性化、多角度、全平台培育和宣传推广,打造卫生健康行业中青年一代“网红”,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全面培育和宣传优秀中青年人物过程中传播科普知识,丰富人文医学,深化社会认知,提升行业形象,营造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浓厚氛围。前期经过各单位层层选拔推选,来自医疗卫生领域的55名优秀中青年代表脱颖而出,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程洋医生成功入选。 在此次展示活动中,55位优秀中青年代表分享自己的从医故事,展现医务人员精神风貌,彰显卫生健康行业风采。会上评选出2021年…

    2021-10-18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脊柱日】肌少症,一个老年人脊柱健康不容忽视的疾病 已有 586 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日渐消瘦,四肢松软纤细。我们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称之为“老来瘦”。但是,“老来瘦”真的好吗?你知道有一种健康障碍叫做肌肉减少症吗?你知道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患此症的人数将高达5亿吗?你知道老年人中很多慢性腰背疼痛,甚至身体无法直立,生活质量急剧下降是由肌少症引起的吗? 肌少症顾名思义是指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它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进行性、全身性骨骼肌系统疾病,其特点是骨骼肌数量下降,肌肉内脂肪堆积,导致肌肉力量减低和肌肉功能下降,进而导致躯体残疾、生活质量降低,甚至死亡等,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减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现之一。60岁以上约30%的人会受到肌少症的影响,而8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则增加到约50%。肌少症会降低一个人的体力,影响平衡能力,同时缺乏肌肉力量,使阻止跌倒的能力下降。研究中,肌少症患者跌倒的次数是非肌少症患者的三倍。跌倒会给老年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那些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此外还有证据…

    2021-10-16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防跌倒从风险评估… 已有 321 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加深,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备受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而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的风险显著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且62%以上的低暴力骨折均由跌倒引起。 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主要是因为人体内的骨强度下降和骨量降低,进而使骨骼中的钙质流失,同时还会使人体的激素水平出现变化,吸收和消化能力下降等。临床表现主要是疼痛,身材缩短,驼背骨折的改变。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防跌倒健康教育,首先应对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收集,询问跌倒史、视力筛查,检测移动能力等。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有针对性、个体化的防跌倒健康宣教。临床护理上我们可以将患者日常生活用品放置于易拿取的位置,避免弯腰、踮脚等危险动作。告知患者下床、久蹲等改变姿势时动作宜慢;夜间开启夜灯,行动不便者将尿壶、便盆等放置于床旁椅上,减少夜间下地行走的次数,避免发生跌倒。住院期间护士应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拐杖和助行器。对使用镇静剂、降压药、体位性低血压和利尿剂的患者应加强巡视,避免因精神恍惚、头晕…

    2021-10-15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情系重阳节,送给老人一份健骨营养秘籍 已有 396 人浏览

    正值金秋十月爽,又迎重阳节。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提倡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爱老年人营养,促进骨健康,让老人生活更加美满幸福,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很高,其中绝经后的妇女所占比例较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低骨量,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虽然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很多,但营养因素在骨质疏松的发生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选择科学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 01补钙,膳食是基础 补钙的食品有很多,牛奶、绿色蔬菜和豆制品都含有丰富的钙质.1、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补钙的首选。它们的钙利用率高,其中所含的维生素D、乳糖、必需氨基酸、酪蛋白磷肽和乳酸等,可促进钙的利用。每100ml牛奶含有104mg钙,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老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1000mg的标准,每天喝一杯300ml的牛奶,几乎就可以补充一天钙摄入量的1/3。2、豆腐和豆制品。大豆中含钙量很高,豆腐来源于黄豆,每100g黄豆含钙量高达191mg。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的卤水或石膏也含…

    2021-10-14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重阳节前,给父母做个白内障检查吧! 已有 325 人浏览

    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统计,我国 60-89 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是80%,90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达到90%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查人口比例全人口数测算,白内障的患病人数预计达到1.7 亿人。白内障虽然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疾病,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有 35%的盲症、25%的中重度视力损伤等来自未及时治疗的白内障。因此,是时候趁着秋高气爽的时候,给父母和自己的眼睛做一个白内障检查吧!NO.01父母没有白内障,我会得吗? 一方面,白内障的发生与年龄相关性很强,年龄大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白内障。80岁以上几乎人人都有白内障,但因为白内障是进展比较缓慢的疾病,所以很多老年人察觉不明显,建议定期来眼科门诊检查。另一方面,一些朋友虽然年轻,但也患上了白内障,这是因为白内障不光和年龄有关,眼部的疾病同样可以致使白内障的发生和进展。比如常见的外伤,高度近视,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可以使白内障在年轻的时候就发生了。NO.02怎么判断有没有白内障? 老年人可以在家自测:1、视力减退或缓慢进行性下降,看电视、报纸等模糊不清;2、单眼看物体有重影;3、老花…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竟然有能痊愈的骨质疏松症——浅谈骨… 已有 426 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和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疾病的主流,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其中“骨质疏松”这个名词也逐渐为我们所熟知,并且逐渐形成了“老年+骨痛=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能治愈”的印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骨质疏松的病因,以及一类能治愈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 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只是老年人哦!),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我们所熟知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这类骨质疏松成因复杂,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疾病过程不可逆,病因无法去除,只能对症增加骨密度,不能完全治愈。而还有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而…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世界关节炎日】为什么关节炎患者能预知天气?该如何做好防护?这… 已有 334 人浏览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这两天,王阿姨一边揉着腿一边对女儿说:“你别看今天艳阳高照、秋高气爽,明天一准要下雨,你记着带雨伞。我这腿就是‘天气预报’!”关节炎患者到底有没有预测天气的能力?在遇到下雨、降温、大风天气时,关节炎患者应该如何做好防护?预防骨关节炎,有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出现下列症状要当心关节炎找上门?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关节炎的那些事——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是老百姓口中俗称的“骨膜磨损、长骨刺”。骨关节炎主要原因是关节老化。随着年龄增长,软骨累积磨损越来越多,最后甚至没有软骨了,就出现了严重的骨关节炎。目前,全球已有超过 3 亿骨关节炎患者。骨关节炎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见,其中又以女性好发,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2。骨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老化性的疾病,因此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据A&R杂志发表的研究称,我国45岁以上人群中,患有症状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比例为8.1%。目前我国4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总体患病率已高达46.3%。40%~60%的患者每周至少有一次关节疼痛经历。 当…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重阳健康周】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义诊送温暖 已有 310 人浏览

    随着生活的改善,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近年发表的《中国高血压防治现状蓝皮书》统计,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位居前三。而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从1986年时不到1%增加至2020年近12%,在34年间增加近10倍。由于血压高、血糖高初期大部分时间没有症状,再加上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很多人不能及时发现自己患病,因此也就无法及时治疗,更要命的是,高血压及糖尿病均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为了提高居民对疾病的认识,10月11日,结束病房繁忙的工作之后,北京积水潭医院肾内科张东亮主任医师带领肾内科医护团队来到延庆区晏家堡村落进行义诊,为当地居民提供健康咨询,提高糖尿病及高血压防控意识,预防相关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赶在重阳佳节前为当地居民送温暖、送健康。 肾内科医护团队与晏家堡村委会工作人员合影 “平时没啥不舒服,就不用上医院了。”这是当地不少居民的看法。义诊当日,在貌似健康,没什么不舒服的居民中也诊断出了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脂血…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预防骨质疏松从绝经开始 已有 316 人浏览

    最近,王女士又来到我的门诊,高兴地诉说着她的潮热、失眠、全身疼痛等症状已明显好转,希望继续给她开药。想起她几个月前来诊时痛苦焦虑的表情,感叹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对围绝经期管理的重要和必要。 绝经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激素的变化,女性或轻或重地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易出汗,失眠易烦躁,全身不适易疼痛等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和降低,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肌肉关节的疼痛,比如腰背痛、膝盖部位疼痛,手指关节疼痛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骨量降低甚至骨质疏松有关。我国在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一半会出现骨量减少,三分之一会出现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身高会越来越矮,背也越来越弯,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的脆性骨折,疼痛、活动受限、卧床等等痛苦将会伴随着中老年生活。研究发现骨量快速降低的最主要阶段就是绝经早期,也就是绝经两年之内,所以预防骨量丢失要从绝经早期开始。激素替代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方法之一。严重的更年期症状、…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带您了解不一样的小儿骨科——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专病门诊 已有 346 人浏览

    前言儿童骨科在骨科江湖中是一个特殊的“帮派”,既有年龄限制,又包罗万象,涵盖了创伤、畸形、肿瘤、感染、代谢性骨病等各类骨科疾患,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面对五花八门的病种,如何做到精益求精,能够跟上甚至引领诊疗规范,是我们要面对的课题和挑战!作为专职医生人数和年均门急诊量全国第一的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诊疗经验的累积和医生团队的不懈追求,构建了疾病组专业化的可能和基础。当然,严格培训是根本,也是传承,正如原小儿骨科主任郭源所言:一个连消毒铺单都不规范的医生,如何能相信他的手术效果呢?每位医生在回科后都要在常见的儿童创伤、髋脱位、肢体畸形矫正等方面具备基本的诊疗技能,之后在不断的打磨中,逐渐确立并追求自己的专业方向,更深入的进入到诊疗细节当中去,精雕细琢,而非蜻蜓点水。今天,我们走进一部分积医儿骨的专病团队,从过往中汲取经验教训,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互勉共进! 小儿骨科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专病门诊 儿童青少年运动损伤专业组于1998年开始关节镜下膝关节运动损伤的诊疗工作,专病门诊开设于2014年,由小儿骨…

    2021-10-11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 已有 306 人浏览

    风湿病主要包括炎性关节病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中炎性关节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炎性肌病及系统性硬化症等。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危害是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证实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风湿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之一,下面就其中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01关节炎患者需尽早筛查骨质疏松吗?炎性关节病是风湿科常见病,是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出现关节畸形,导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明显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除此之外,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骨质疏松。研究报道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的几率明显升高,即使是在病程早期也可出现骨质疏松。另外,关节炎病人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受累的病人,使得病人跌倒风险增加。故一旦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两者共存使骨折风险进一步升高,值得引起大家的…

    2021-10-11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肾主骨”道理何在?听肾内科大夫… 已有 304 人浏览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曰:“肾生骨髓”、“在体为骨”。明清时期,杨清叟《外科集验方·服药通变方第一》提出“肾实则骨有生气” 。我国传统医学体系,有“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即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功能的发挥与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的证实,肾与骨均来自中胚层,共同的发育起源预示着肾与骨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密切相关。钙磷代谢的平衡及其在细胞内、 外液中浓度的稳定,是维持人体骨骼正常发育和代谢的重要因素。而肾脏对钙磷的排泌和重吸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超过98%的钙和80%的磷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的不同节段被主动或被动重吸收。因此,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机体钙磷稳态,进而影响骨骼的矿化、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肾脏不仅是排尿排毒的“污水处理厂”,也是“生产者”和“协调员”,可以活化维生素D,生产骨形成蛋白7、促红细胞生成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调节骨保护素和硬骨素,这些物质均与骨组织密切相关,通过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的结构功…

    2021-10-10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松不只病在“骨”,中医帮你来调… 已有 344 人浏览

    祖国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病名。相关的描述有“骨痿”、“骨痹”、“骨枯”等。《黄帝内经》中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位虽在骨,其基本病机却与人体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的盛衰影响着骨的生长、发育、强盛、衰弱的全过程。肾精亏虚,髓失所养,导致骨髓空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骨髓失养,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另外,脾合肌肉、主四肢,脾虚化源不足,会导致肌肉瘦弱,四肢痿废不用,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肝藏血,主筋,司运动。由于年老体衰,且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动作迟缓不灵活,易于疲劳,不能久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有依赖于精血的营养滋润,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无以荣养筋骨。由此可见,肝血不足,肝肾亏虚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老年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又因动脉硬…

    2021-10-0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人要继续保有高质量生活,这个… 已有 297 人浏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01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02相关检查 如您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建议您进行骨密度检查:①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②父母中一人有驼背;③实际年龄超过60岁;④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⑤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 ,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⑥40岁后身高减少超过3cm以上;⑦体质量过轻:BMI值少于19kg/m2(BMI=体重(kg)/身高(m2));⑧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⑩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

    2021-10-07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不止于补钙 已有 318 人浏览

    天与秋光,转转情商,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重阳节将至,首先祝各位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经常有患者朋友问:我一直在吃钙片,怎么骨质疏松还没好呢?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我们平时吃的钙片和维生素D,都属于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必备,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就像盖房子,我们除了砖头水泥,还需要钢筋,那么钢筋就好比我们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介绍如下一、双膦酸盐: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常用剂型包括口服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静脉唑来膦酸。注意事项:1、肌酐清除率需≥35ml/min。2、胃十二指肠反流性疾病患者及不能保持直立30分钟患者不适用口服剂型。3、静脉唑来膦酸需住院治疗,第一次注射有可能发生发热、肌肉骨骼疼痛、胃肠道反应等急性时相反应,多可在一周内缓解。4、双膦酸盐每年由医生评估疗效,制定下一年用药方案,口服5年、静脉注射3年后应由骨质疏松专科医生评估副作…

    2021-10-06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远离脆性骨折 已有 313 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某位邻家或亲友的老人:一个热情拥抱就能把肋骨折断,一个弯腰提物竟然能将脊柱压折,雪天一个不小心滑倒能“坐断”大腿骨,跳广场舞一个趔趄手撑地能将手腕弄断,如此寻常的一个动作就能打破原本静好的生活……这一个又一个意外背后其实隐藏着被忽视的真相——骨质疏松,老年人骨头“酥脆”的“无声的杀手”。骨头怎么就变“酥脆”了?骨质疏松症,字面意思是“多孔骨”,是骨流失,导致骨骼疏松多孔、脆弱不堪。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故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有以下原因:①最主要原因是女性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骨质疏松;②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对骨头牵拉、负重等功能刺激减少,致骨流失增加、骨形成减少;③老年人外出活动少、日照时间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食量少,钙、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均易导致骨质疏松;④老年人多患有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2021-10-05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