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国际交流丨外周神经精准调控手术破解中枢性肢体痉挛瘫治疗难题——北京积水潭医院创新术式亮相西班牙国际学术峰会

点击数 字体:

近日,以“神经手术治疗痉挛瘫:技术与解剖演示”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在西班牙锡切斯举行。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团队展示的外周神经精准调控创新术式引发全球关注,为破解中枢性肢体痉挛瘫这一医学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我国多源性脑损伤(脑卒中、脑外伤等)患者数量持续攀升。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其导致的中枢性肢体痉挛瘫严重损害患者生活质量。在此背景下,研发针对此类脑损伤所致肢体痉挛瘫的精准个性化手术方案已成为临床亟待攻克的课题。

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心历经二十年技术攻关,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潜心研究中枢性肢体痉挛瘫的外周神经调控技术,特别是在上肢手屈指痉挛、下肢痉挛性马蹄足及屈趾痉挛等复杂病症的手术治疗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临床疗效显著。

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智利、巴西、英国等国家的近200名顶尖专家学者。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王树锋教授与李文军教授应邀参加,并在大会上发言。大会由国际著名的周围神经外科专家来自法国的Alain Gilbert Caroline Leclercq教授共同主持。

会议旨在分享近些年国际上通过周围神经调控术治疗中枢性痉挛瘫的新方法,包括神经根切断术(C7T1S2)及选择性和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闭孔神经、股神经、胫神经等);神经移移术用于伸腕、伸指功能重建;神经切断重新吻合术如肌皮神经切断重新吻合,解除屈肘痉挛;神经松解术等新方法。此外,神经电生理辅助下的超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基因治疗痉挛解除技术、超声引导下的冷冻去神经技术以及脑可塑性对痉挛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等,令人耳目一新,开拓了研究思路。与会专家还对当下具有争议的神经切断术与肌腱转移术的区别,上肢与下肢神经切断术的差异等观点展开深度探讨。

作为大会特邀发言专家,王树锋李文军针对中枢性手与足趾屈曲痉挛这一临床治疗难点,系统阐述了T1神经根切断术、T1切断联合屈肌腱起点下移术及S2神经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详细介绍了团队在肢体痉挛瘫治疗中的创新术式及临床治疗成果,引发国际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成为此次学术会议的一大亮点。

微信截图_20250523151807.png微信截图_20250523151814.png

王树锋教授发言 李文军教授发言

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引进国际前沿的神经调控理念,为未来在临床诊治与科研攻关打下重要基础。同时,向世界展现中国在痉挛瘫治疗领域的技术突破,让国际学界对中国特别是北京积水潭医院手外科的综合实力和领先技术有了更多了解。

微信截图_20250523151821.png

王树锋教授、李文军教授与Caroline教授合影

作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主体单位,北京积水潭医院将持续深化“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践,依托“一带一路”医疗合作平台,推进中枢性痉挛瘫外科技术的临床转化与科研创新,推动全球痉挛瘫治疗进入精准医疗新时代。

供稿丨手外科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上一篇: 凝聚行业共识 引领创新发展——“骨科十大创新方向”研究工作正式启动

下一篇: 全民营养周丨吃饱吃好不升糖!糖尿病患者专属饮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