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健康科普

积医科普丨别把打鼾当小事!它可能悄悄偷走你的骨健康

浏览次数: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它影响全身健康、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骨质疏松症风险增加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OSA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增高2.74倍 。这两者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 “隐秘的健康链条”。

认识两个“沉默的健康杀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全球有10亿人受到OSA影响,我国约有2.1亿OSA患者,在中年人群中,OSA患病率高达23%49%OSA主要表现为睡眠期间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进而引发夜间间歇性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患者常出现夜间憋醒、白天过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OSA与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也与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还与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等神经精神疾病相关,甚至会增加死亡风险。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指南》,OSA的诊断主要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即每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的总次数。

骨质疏松OP

骨质疏松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已成为中国发病率排名第四的慢性疾病。 “健康中国2030”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骨质疏松筛查。它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数亿人的常见骨骼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骨质疏松定义为骨密度低于正常年轻成人均值2.5个标准差(T值≤-2.5)的状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如何引起骨质疏松

OSA患者由于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慢性间歇性缺氧(Chronic Intermittent Hypoxia,CIH)和睡眠片段化。这种状态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会通过多种机制对骨骼健康造成损害:

01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

OSA引发的CIH和睡眠紊乱会导致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强,氧化应激被作为是OP的致病因素。当发生氧化应激时,由于破骨活性激活剂(如RANKL)上调和破骨活性抑制剂(如OPG)下调,导致破骨细胞生成增加;随着促氧化剂的增加,成骨细胞谱系的骨祖细胞分化减少,成骨细胞活性降低,OPG产生明显减少,进而导致成骨细胞凋亡,破骨细胞进一步生成,OP风险增大。

02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当机体长期处于CIH时,产生的低氧血症使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NS)兴奋 ,其中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大部分释放的递质以去甲肾上腺素为主,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效应器上的α型肾上腺素受体或β型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

03内分泌紊乱

长期OSA可能导致多种激素水平异常,包括:性激素(雌激素、睾酮)下降,加速骨流失;维生素D水平降低,影响钙吸收;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骨骼生长与修复。

04跌倒风险增加

OSA患者常伴有日间嗜睡、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可能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夜间缺氧可能是导致跌倒风险的危险因素。随着夜间缺氧的增加,跌倒风险增大。

上述机制相互交织,最终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微结构破坏,骨密度下降,骨质变脆,骨质疏松症和骨折风险显著升高。

哪些人需要特别警惕骨质疏松

以下人群尤其需要关注OSA骨质疏松的关联风险:

1、中重度OSA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5);

2、长期未经治疗的OSA患者:病程越长,对骨骼的累积损伤越严重;

3、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上升;

4、女性:绝经时间早晚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若合并OSA,风险更高;

5、合并其他骨松危险因素者: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钙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等。

如何早期识别与干预治疗

OSA的早期识别

及时诊断和治疗OSA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环节。若您或家人存在以下症状:打鼾明显,且声音响亮、不规律;夜间呼吸暂停或憋醒;白天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建议尽早就医,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明确诊断。

OSA的干预治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目前OSA的一线治疗方案,通过面罩提供气流维持气道开放,改善夜间缺氧。

口腔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患者或CPAP不耐受者,通过下颌前移扩大气道空间。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重、戒烟限酒、避免仰卧位睡眠等。

手术治疗:如扁桃体切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适用于特定解剖异常患者。

如果您或家人存在响亮的鼾声、夜间呼吸暂停或白天难以控制的困倦,请务必重视。及时就医进行多导睡眠图(PSG)检查,明确是否存在OSA。坚持科学治疗(如CPAP),不仅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更是守护骨骼健康、预防骨折的关键措施。同时,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补充钙和维生素D,也是每一位OSA患者日常管理的重要环节。

鼾症专病门诊信息

出诊时间及地点:周二上午回龙观院区,周四上午新龙泽院区

供稿丨睡眠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齐梓璇 王艳 程洋

编发丨宣传中心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导航

团队成员

  • 徐钰

    徐钰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1.感染性疾病;2.间质性肺病;3.呼吸危重症疾病;4.呼吸介入;5.慢性肺病的康复

  • 张运剑

    张运剑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肺血管病、肺间质病、呼吸介入、呼吸系统疑难疾病及危急重症

  • 程洋

    程洋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慢性咳嗽、哮喘、慢阻肺、间质性肺病、肿瘤、鼾症低通气、呼吸危重症

  • 夏国光

    夏国光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呼吸疑难危重症、哮喘、慢阻肺等慢性气道疾病、急慢性咳嗽、呼吸困难、肺部感染性疾病、睡眠呼吸疾病

  • 戴丽

    戴丽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哮喘,亚急性及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肺部感染性疾病,呼吸衰竭,胸膜疾病,间质性肺疾病,呼吸系统疑难病症 ,急…

  • 王卓

    王卓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栓塞,肺部肿瘤,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 刘法永

    刘法永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肺部感染性疾病、慢阻肺、哮喘、慢性咳嗽、气管镜检查

  • 王艳霞

    王艳霞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支气管哮喘、鼾症、睡眠呼吸暂停

  • 胡萍

    胡萍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哮喘、慢阻肺、感染性疾病、慢性咳嗽、肺癌

  • 李天水

    李天水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慢性期道疾病、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胸膜病变的诊治;擅长肺部肿瘤的诊治,如肺部阴影、肺部结节的经皮CT引导下穿刺,气管…

  • 王小燕

    王小燕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咳嗽,肺部结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间质病气管炎、哮喘、咳嗽、鼾症、肺炎、肺纤维化、肺间质病、肺部结节等

  • 张平骥

    张平骥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哮喘、慢阻肺、慢性咳嗽、肺癌、呼吸危重病、间质病、鼾症低通气

  • 王晓芳

    王晓芳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呼吸系统常见慢性病,肺血管病,肺部感染性疾病,肺部肿瘤,肺间质病等。

  • 刘晓阳

    刘晓阳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肺栓塞,肺部肿瘤,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胸腔积液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 呼吸新冠康复专病门诊

    呼吸新冠康复专病门诊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新冠感染之后的咽部不适,咳嗽,咳痰,胸闷等情况,新冠肺炎患者的后期复诊

  • 普通号

    普通号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 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