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便民服务 >> 慢病防治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竟然有能痊愈的骨质疏松症——浅谈骨… 已有 337 人浏览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和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疾病的主流,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也逐渐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疾病。其中“骨质疏松”这个名词也逐渐为我们所熟知,并且逐渐形成了“老年+骨痛=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不能治愈”的印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为大家讲讲骨质疏松的病因,以及一类能治愈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 OP)是一种以骨强度下降,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不只是老年人哦!),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大类。我们所熟知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它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3类。这类骨质疏松成因复杂,目前还未研究清楚,疾病过程不可逆,病因无法去除,只能对症增加骨密度,不能完全治愈。而还有另一类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它指由任何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和(或)药物导致的骨质疏松;而…

    2021-10-1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预防骨质疏松从绝经开始 已有 337 人浏览

    最近,王女士又来到我的门诊,高兴地诉说着她的潮热、失眠、全身疼痛等症状已明显好转,希望继续给她开药。想起她几个月前来诊时痛苦焦虑的表情,感叹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对围绝经期管理的重要和必要。 绝经是人生的重要阶段,由于激素的变化,女性或轻或重地会出现更年期症状,比如潮热易出汗,失眠易烦躁,全身不适易疼痛等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和降低,雌激素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减弱,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肌肉关节的疼痛,比如腰背痛、膝盖部位疼痛,手指关节疼痛等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与骨量降低甚至骨质疏松有关。我国在对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岁以上的女性,几乎一半会出现骨量减少,三分之一会出现骨质疏松,随着骨质疏松的进展,身高会越来越矮,背也越来越弯,甚至出现骨质疏松性的脆性骨折,疼痛、活动受限、卧床等等痛苦将会伴随着中老年生活。研究发现骨量快速降低的最主要阶段就是绝经早期,也就是绝经两年之内,所以预防骨量丢失要从绝经早期开始。激素替代治疗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最有效方法之一。严重的更年期症状、…

    2021-10-12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 已有 295 人浏览

    风湿病主要包括炎性关节病和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等,其中炎性关节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炎性肌病及系统性硬化症等。骨质疏松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主要危害是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危害巨大,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证实风湿病与骨质疏松密不可分,风湿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之一,下面就其中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01关节炎患者需尽早筛查骨质疏松吗?炎性关节病是风湿科常见病,是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严重者出现关节畸形,导致患者生活及工作能力明显下降,造成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除此之外,还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其中就包括骨质疏松。研究报道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甚至脆性骨折的几率明显升高,即使是在病程早期也可出现骨质疏松。另外,关节炎病人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尤其是下肢受累的病人,使得病人跌倒风险增加。故一旦炎性关节病合并骨质疏松,两者共存使骨折风险进一步升高,值得引起大家的…

    2021-10-11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肾主骨”道理何在?听肾内科大夫… 已有 287 人浏览

    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曰:“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 大论》曰:“肾生骨髓”、“在体为骨”。明清时期,杨清叟《外科集验方·服药通变方第一》提出“肾实则骨有生气” 。我国传统医学体系,有“肾藏精-主骨-生髓”的理论,即骨骼的生长发育以及功能的发挥与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的证实,肾与骨均来自中胚层,共同的发育起源预示着肾与骨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及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密切相关。钙磷代谢的平衡及其在细胞内、 外液中浓度的稳定,是维持人体骨骼正常发育和代谢的重要因素。而肾脏对钙磷的排泌和重吸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超过98%的钙和80%的磷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的不同节段被主动或被动重吸收。因此,肾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将直接影响机体钙磷稳态,进而影响骨骼的矿化、结构和生物学功能。肾脏不仅是排尿排毒的“污水处理厂”,也是“生产者”和“协调员”,可以活化维生素D,生产骨形成蛋白7、促红细胞生成素、成纤维生长因子23,调节骨保护素和硬骨素,这些物质均与骨组织密切相关,通过调节钙磷代谢维持骨的结构功…

    2021-10-10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松不只病在“骨”,中医帮你来调… 已有 317 人浏览

    祖国医学中并无骨质疏松病名。相关的描述有“骨痿”、“骨痹”、“骨枯”等。《黄帝内经》中记载:“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中医认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位虽在骨,其基本病机却与人体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的盛衰影响着骨的生长、发育、强盛、衰弱的全过程。肾精亏虚,髓失所养,导致骨髓空虚,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气血生化乏源,骨髓失养,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另外,脾合肌肉、主四肢,脾虚化源不足,会导致肌肉瘦弱,四肢痿废不用,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病机。肝藏血,主筋,司运动。由于年老体衰,且妇女一生经、孕、产、乳,数伤于血,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动作迟缓不灵活,易于疲劳,不能久立。肝肾同源,精血互生,骨骼的生长发育和修复有依赖于精血的营养滋润,肝肾亏虚则精血不足,无以荣养筋骨。由此可见,肝血不足,肝肾亏虚对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同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老年人脾肾亏虚,气血生化乏源,又因动脉硬…

    2021-10-09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老年人要继续保有高质量生活,这个… 已有 308 人浏览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骨质疏松症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据估算2006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近7000万,骨量减少者已超过2亿人。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01什么是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02相关检查 如您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就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建议您进行骨密度检查:①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或曾在轻摔后骨折;②父母中一人有驼背;③实际年龄超过60岁;④成年后因为轻摔后发生骨折;⑤经常摔倒(去年超过一次) ,或因为身体较虚弱而担心摔倒;⑥40岁后身高减少超过3cm以上;⑦体质量过轻:BMI值少于19kg/m2(BMI=体重(kg)/身高(m2));⑧曾服用类固醇激素(例如可的松、泼尼松)连续超过3个月(可的松通常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和某些炎性疾病);⑨患有类风湿关节炎;⑩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1型糖尿病、克罗恩病或乳糜泻等胃肠疾病或营养不…

    2021-10-07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骨质疏松药物治疗不止于补钙 已有 287 人浏览

    天与秋光,转转情商,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重阳节将至,首先祝各位老年朋友们节日快乐。经常有患者朋友问:我一直在吃钙片,怎么骨质疏松还没好呢?那么,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 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我们平时吃的钙片和维生素D,都属于骨健康营养补充剂,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必备,但是光有这些还不够,就像盖房子,我们除了砖头水泥,还需要钢筋,那么钢筋就好比我们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抗骨质疏松药物 常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介绍如下一、双膦酸盐: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骨吸收药物,抑制破骨细胞功能,抑制骨吸收。常用剂型包括口服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静脉唑来膦酸。注意事项:1、肌酐清除率需≥35ml/min。2、胃十二指肠反流性疾病患者及不能保持直立30分钟患者不适用口服剂型。3、静脉唑来膦酸需住院治疗,第一次注射有可能发生发热、肌肉骨骼疼痛、胃肠道反应等急性时相反应,多可在一周内缓解。4、双膦酸盐每年由医生评估疗效,制定下一年用药方案,口服5年、静脉注射3年后应由骨质疏松专科医生评估副作…

    2021-10-06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关注老年人骨质疏松,远离脆性骨折 已有 326 人浏览

    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某位邻家或亲友的老人:一个热情拥抱就能把肋骨折断,一个弯腰提物竟然能将脊柱压折,雪天一个不小心滑倒能“坐断”大腿骨,跳广场舞一个趔趄手撑地能将手腕弄断,如此寻常的一个动作就能打破原本静好的生活……这一个又一个意外背后其实隐藏着被忽视的真相——骨质疏松,老年人骨头“酥脆”的“无声的杀手”。骨头怎么就变“酥脆”了?骨质疏松症,字面意思是“多孔骨”,是骨流失,导致骨骼疏松多孔、脆弱不堪。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故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为脆性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基础骨量积累和增龄后骨量流失密切相关。老年人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有以下原因:①最主要原因是女性随着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量丢失,男性随年龄增加雄激素水平下降,也会引起骨质疏松;②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对骨头牵拉、负重等功能刺激减少,致骨流失增加、骨形成减少;③老年人外出活动少、日照时间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进食量少,钙、维生素D的摄入减少,均易导致骨质疏松;④老年人多患有基础疾病及药物使用也会引起骨质疏松…

    2021-10-05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人老骨松?四招教您强健骨骼 已有 302 人浏览

    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些人弯腰驼背、走路不稳、反复骨折,老百姓说这是“骨头酥了”,其实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骨质疏松症更偏爱中老年朋友。今天通过病例,跟大家聊一聊中老年朋友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病例1今年年初的雪下得很大,55岁的王女士出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摔倒时,她下意识地用手撑了一下身体,虽然没怎么用力,却导致前臂骨折。拍片时,大夫说她有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幸亏是手臂骨折,医生可以使用手法复位,如果是大腿或髋部骨折麻烦可就大了。 病例278岁的张大爷平时有糖尿病、老慢支,规律治疗后,平时买菜、遛弯都没问题。有一天张大爷在家不小心跌倒了,他大胯疼痛难忍、爬不起来,家人赶忙送到了医院。原来,张大爷左股骨颈骨折了!所幸的是,张大爷2天之内就做了手术,大夫反复叮嘱他,发生一次髋部脆性骨折就是严重的骨质疏松,要马上开始骨质疏松治疗、预防再次骨折!骨质疏松早期并非无迹可寻建造一座结实耐用的高楼,需要质量好且充足的建筑材料,还需要合理的建筑结构。我们的骨骼就好比一座高楼,建造这座“高楼”的材料…

    2021-10-04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血管里长“骨头”?骨质疏松如何影… 已有 318 人浏览

    一、骨质疏松:钙从骨骼中流失骨骼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206块骨头的灵活配合让我们得以自由活动。坚硬的骨架还组成了全身五脏六腑的坚强保护伞。然而骨骼并不是实心钢管,不仅坚固还得轻巧灵活。一块正常的骨头,好比一座房屋,原材料都是钙盐,但表层是坚强的皮质骨,密度高硬度大,犹如钢管的管壁,中间部分密度则是相对较小的松质骨,由无数个骨小梁交叉排列连接而成。这种外硬内松的总体结构,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上述的人体生物力学需要。而搭建每块骨头,则需要我们人体内的两种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前者是建筑师:负责为骨骼增添新的钙盐;后者是拆迁工人:拆除房屋多余的钙盐。当然,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功能更强,就会让“房梁”更少,整个房屋就更不稳定,随着更多的钙盐从骨骼中被释放到血液,那骨骼强度就会明显下降,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骨质疏松”,整个骨骼如同疏松多孔的马蜂窝一样,轻微的活动可能就是脆弱骨质不能承受之重,引起关节疼痛,严重者甚至发生骨折。二、冠脉钙化:钙在冠脉中沉积 当我们提到骨质疏松,可以明白它本…

    2021-10-03 查看详情信息
  • 【骨质疏松诊疗研究中心科普周】“人生最后一次骨折”——老年髋部骨… 已有 300 人浏览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高达1.9064亿,占人口总数的13.5%,这也标志着我国已全面进入到老龄化社会。在临床医学领域,疾病谱的变迁也随之而来。骨科医生需要面对愈来愈多的肌肉骨骼系统的退行性疾病,例如髋/膝关节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管狭窄症等。但对于老年患者及家庭影响更大的,是另外一大类骨科疾病—骨折。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的肌肉骨骼系统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骨骼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就导致老年人易跌倒,跌倒后易发生骨折。这种类型的骨折,在临床上通常称之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或脆性骨折。它与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质疏松密切相关,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比较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胸腰椎、髋部、腕部、肩部等。其中髋部骨折对老年患者的威胁最大。据统计,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约50%需要辅助才能步行,约25%需要长期护理,而一年内死亡率更是高达20%-30%。所以老年人的髋部骨折曾被人们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01.如何诊断? 如果老年人跌倒…

    2021-10-02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我家孩子这么小,怎么就近视了呢? 已有 328 人浏览

    根据近期发布的2021年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2.7%。从不同年龄段来看,幼儿园近视率达14.3%,小学生达35.6%,初中生达71.1%,高中生达80.5%。从不同近视程度看,近视的孩子中有10%是高度近视,有超1/3的孩子是中度近视。因此,近视问题并不是遥不可及,它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近视真的是小问题吗?近视可不仅仅是戴上眼镜、角膜接触镜、或者孩子长大后做个屈光手术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随着度数的不断加深,眼轴会不断拉长,眼底就会发生相关的病理改变。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有:视网膜脱离、黄斑病变、继发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等。而屈光手术只能改变角膜或者晶体的屈光状态,并不能治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近视控制不佳所导致的高度近视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视能够治愈吗?人的眼轴增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目前没有有效的手段能使已经变长的眼轴缩短。因此,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近视是不能治愈的。没得近视的孩子,预防近视的发生。已经患有近视的孩子,控制近视的发展,将孩子的近视控制在较低的度数,…

    2021-09-27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心理健康特点 已有 299 人浏览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系着广大老年人的幸福安康以及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由于人口快速老龄化、高龄化、家庭结构变化以及老年多种慢性病共存等原因,导致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凸显,老年人群中存在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年龄增加,或受许多慢性病的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逐渐退化,发生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也逐渐升高。为了积极应对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有效维护和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在“十三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指导下,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委于2019年至2020年在全国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取 1600 个城市社区、320 个农村社区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什么是真正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它包括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包括:个人能认识到自己的潜能;能够应对生活压力;有成效地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心理健康包括哪些内容?能认:认人,认物,认路能记:记事,记时,记地能认、能记说明…

    2021-07-18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维护 已有 296 人浏览

    认知是大脑皮层的正常功能之一,涉及到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的心理和社会行为。任何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和结构异常的因素均可导致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认知障碍,会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程度,从而导致患者无法适应整个社会环境,不能独立生活和工作。此外,认知功能还会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退。那么,该如何维护认知功能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已经明确了一些生活方式可有助于保护认知功能,预防痴呆。第一,运动。运动有助于预防认知功能的减退,而且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可有助于改善已有的记忆和认知问题。第二,饮食习惯。地中海饮食除了可以促进心血管健康,降低癌症风险,还可以预防认知功能下降,降低痴呆发生的风险,甚至可以减缓已存在认知障碍患者进一步恶化。地中海饮食强调摄入足量的水果、蔬菜,全谷物的碳水化合物,豆类,坚果和食物种子,橄榄油,适量摄入鱼、家禽和乳制品,限制红肉的摄入量。第三,控制酒精的摄入量。研究表明重度饮酒会增加患痴呆风险,男性饮酒量应限制在每日不超过2杯,女性每日不超过1杯。第四,睡眠。充足、优质…

    2021-07-18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怎么吃最健康 已有 272 人浏览

    关键推荐少量多餐细饮,预防营养缺乏主动足量饮水,积极户外活动延缓肌肉衰减,维持适宜体重摄入充足食物,鼓励陪伴进餐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健康合理的饮食对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那么,老年人吃什么、怎么吃才最健康呢?1、摄入充足的食物老年人每天应至少摄入12种及其以上的食物。采用多种方法增加食欲和进食量,吃好三餐。早餐宜有1~2种以上主食、1个鸡蛋、1杯奶、另有蔬菜或水果。中餐和晚餐宜有2种以上主食,1~2个荤菜、1~2种蔬菜、1个豆制品。食物多采用炖、煮、烩、焖、烧等烹调方法,少煎炸和熏烤。高龄和咀嚼能力严重下降的老年人,饭菜应煮软烧烂,如软饭、稠粥、软烂面条等;对于有咀嚼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人,可选择软食、半流质或糊状食物,液体食物应增稠。正餐摄入量有限时,可适当增加餐次,常换花样,保证充足食物摄入。2、保证获得足够蛋白质(1)吃足量的肉:鱼、虾、禽肉、猪牛羊肉等都含有消化吸收率高的优质蛋白及多种微量营养素,对维持老年人肌肉合成十分重要。(2)天天喝奶:建议老年人多喝低脂奶及其制品。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饮用低乳…

    2021-07-17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 已有 265 人浏览

    目前,我国已有5个生产企业的新冠病毒疫苗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对于老年人而言,哪些情况下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哪些情况不可以接种呢?依据国家卫健委《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推荐,60岁及以上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目前Ⅰ/Ⅱ期临床研究数据显示,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安全性良好,与18-59岁人群相比,接种后中和抗体滴度略低,但中和抗体阳转率相似,提示疫苗对60岁以上人群也会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建议接种。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不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禁忌人群,建议接种。一、老年人可以接种的具体标准摘录如下:1.高血压药物控制稳定,血压低于160/100mmHg,可以接种。2. 糖尿病药物控制稳定,空腹血糖≤13.9mmol/L,无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状态、乳酸酸中毒),可以接种。3.甲减患者服用稳定剂量左甲状腺素(优甲乐),甲功正常,可以接种。4. 慢性湿疹没有明显发作,且处于非治疗阶段,可以接种。5. 慢性荨麻疹当前症状不明显,且处于…

    2021-07-18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老年人的注意事项 已有 279 人浏览

    由于新冠疫情在我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人们的生活工作又恢复了常态,但是疫情并没有消失,在全球,仍存在影响人类健康的危害。那么,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今天,老年人应该注意哪些呢?① 日常生活要注意,不食用野生动物,接触禽畜后要洗手,不直接接触病畜、病禽,不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② 确保陪护人员的健康。③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愉悦的心情,好情绪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力!④ 老年人应进食容易消化或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果勤喝水,不能进食过期的食品。⑤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去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人群聚集的地方。保证睡眠,注意保暖,适度锻炼,提高抵抗力。⑥ 12字口诀保健康:勤洗手,戴口罩,不扎堆,保距离!还要提醒老年人,在疫情期间应做到:调整合理的饮食:均衡的摄入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等,少食多餐,建议进食容易消化或帮助消化的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勤喝水,每天摄入合理的高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拒绝进食腐烂、过期的食品,拒绝进食半熟、生食品。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

    2021-07-15 查看详情信息
  • 【老年健康宣传周】老年人一年一次牙科体检不能少 已有 393 人浏览

    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牙齿的破坏都是渐进性的,一开始是小洞洞,非常容易处理、一般一次就能处理好,不用再去担心;而发展到大洞洞或者残根时治疗的周期会大大延长、 是所谓的“大洞吃苦”。“回龙观地区的老人家牙齿残根残冠的特别多,拔牙时两头害怕,医生如走钢丝,患者和家属也提心吊胆。”北京积水潭医院口腔科主任徐小川介绍,由于身体承受能力有限,老年人一旦牙齿损坏过大,治疗起来会更加困难。那么,什么程度的损害是残根残冠?“牙齿由于龋坏等原因而致使牙冠的大部分缺损,称为残冠,而牙冠基本缺失,仅剩余牙根,称为残根。”如下图右二图例所示即可称之为残冠,患牙都有髓腔破坏,需要根管治疗,而右一的牙齿破坏更大、成为残根,治疗就会更复杂,而且预后也不好。 老年患者的残根残冠会大大影响咀嚼功能,降低对食物进行正常的切咬能力、咀嚼和研磨能力,从而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易增加营养不良的风险;而咀嚼能力丧失,对大脑的良性刺激消减,会导致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下降,全口都没有牙的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会增加2-3倍,因此残根残冠多、…

    2021-07-13 查看详情信息
  • 【积医科普】喝水是门大学问,孩子怎么喝最健康? 已有 292 人浏览

    随着气温升高,小朋友们户外活动越来越多。最近我院回龙观院区小儿内科门诊就接诊了不少咽痛、咳嗽的孩子。诊疗结束,大夫们总不忘叮嘱一句,“天热,记得多喝水!”家长们也总是犯难地点点头,“这孩子,就是不爱喝水!”其实,喝水也包含着大大的讲究。水是构成人体、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也是人们日常获取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喝够水、喝对水,对其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聊聊,怎么正确喝水。喝水少有哪些危害?调查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普遍存在喝水量少、喝水次数少、喝饮料多等饮水问题。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快,对于水分的需求和消耗量相对较大;而且对于儿童来说,水占总体重的比例较大,肾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对于缺水的耐受能力低于成人,水分丢失后更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许多儿童常见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牙齿疾病、便秘、肺部感染等都与脱水存在相关。一定程度的脱水还可能会降低儿童认知能力和身体活动能力。孩子每天喝多少水才算合适?是越多越好吗?各年龄段儿童的适宜饮水…

    2021-06-02 查看详情信息
  • 【全民营养周】天天全谷物,美味健康两不误 已有 276 人浏览

    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最重要、最经济的来源,同时也是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然而近年来,我国居民摄入的谷物多以精制米面为主,全谷物及杂粮摄入不足,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损失增多。且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逐年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这些都有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尤其要注意增加全谷物摄入。 什么是全谷物?全谷物是指未经精细化加工或虽经碾磨(粉碎或压片等)处理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胚乳、胚芽、谷皮和糊粉层组分的谷物。简单来说,只要不把种子外层的粗糙部分和谷胚部分去掉,保持种子原有营养价值的谷物,都可称为全谷物。我国传统饮食习惯中作为主食的稻米、小米、大麦、小麦、燕麦、黑米、黑麦、玉米、高粱、荞麦、薏米、青稞等,如果加工得当,保留了麸皮、胚芽及胚乳,均可作为全谷物的良好来源。也包括已经磨成粉或压扁压碎的粮食,例如全麦粉、燕麦片等。 我们常吃的白米、…

    2021-05-19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