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健康教育

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丨别让“甜蜜”变负担!雌激素与乳腺癌的科学解读

作者:范振华 来源:普外科
浏览次数:

在女性的生命旅程中,雌激素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守护者。它塑造曼妙体态、维系月经周期,在青春期推动乳房发育,孕期护航新生命成长,绝经前守护心脑血管与骨骼健康,如同精密的调度员调控着全身多个系统的运转。然而这位守护者手中握着双刃剑,当我们探寻乳腺癌这一女性健康头号威胁的病因时,会发现雌激素“甜蜜”的馈赠背后,潜藏着需要科学应对的健康负担。

18.jpg

为何“甜蜜”?

雌激素的生理之功

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其核心成员包括雌二醇、雌酮与雌三醇,其中雌二醇是调控女性生理功能的核心力量。从12岁左右初潮降临到50岁前后绝经,它贯穿女性生育黄金期。青春期促进乳腺导管与腺泡发育,为哺乳奠定基础;月经周期中调节子宫内膜与乳腺组织的周期性变化,维系生殖功能正常运转;成年期维持皮肤弹性与骨密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这份“甜蜜”是女性性征与健康的生理基础,如同空气与水分般滋养着生命活力。

何以成“负担”?

雌激素的失衡之险

成人的乳腺随着卵巢的周期性活动,与子宫内膜一样,发生周期性的变化。雌激素能够通过细胞膜进入核内与遗传物质发生作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于乳腺而言,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当我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者暴露在雌激素环境中的时间过长,它就会持续发出“分裂、生长”的信号,从而过度刺激乳腺导管细胞增殖,导致肿瘤发生和发展。这并非雌激素本身的“罪恶”,而是平衡被打破后的恶果。以下四类情况会显著加重这份“负担”: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雌激素刺激乳腺导管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出现复制错误的几率增加,乳腺癌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中国女性中40-70岁是乳腺癌发病风险较高的年龄阶段。

内源性暴露过长:初潮早(<12岁)、绝经晚(>55岁),意味着卵巢功能活跃的时间长,身体受雌激素影响的总时长增加。此外,未育、晚育、流产次数多也会影响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乳腺癌发病风险增加。

外源性激素摄入:长期、不当使用某些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药或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可能人为地提高体内激素水平,增加风险。

代谢与生活方式:肥胖,特别是绝经后的肥胖,是明确的高危因素。脂肪组织是绝经后女性雌激素的主要来源地,脂肪中的芳香化酶会将体内的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此外,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脏灭活雌激素的功能,导致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化解“负担”

科学认知与积极预防

19.jpg

1、精准筛查,实现早诊早治

建议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乳腺超声检查,45岁以上加做钼靶检查;有家族史或BRCA基因突变者,应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并增加频次。日常自查可在月经结束后7-10天进行,重点关注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信号。

2、健康生活,筑牢防控基础

保持体重指数(BMI)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上增加蔬果摄入,减少高脂、高糖食物;严格限制酒精,最好做到滴酒不沾。这些措施能直接降低激素失衡风险,对预防乳腺癌至关重要。

3、规范用药,平衡获益风险

需使用激素类药物时,务必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更年期女性选择激素替代疗法(HRT)时,优先考虑低剂量雌激素,有子宫者搭配最小剂量孕激素或使用孕激素宫内节育器;乳腺癌幸存者需在专科评估后决定是否用药,避免自行调整方案。

雌激素从来不是女性健康的“敌人”,而是需要科学共处的“伙伴”。其与乳腺癌的关联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激素平衡、遗传背景与生活方式共同作用的结果。只要我们建立科学认知,坚持定期筛查,践行健康生活,就能驾驭这份“甜蜜的负担”,在享受生命活力的同时守护健康防线。


供稿丨普外科 范振华

文中图片由AI生成

编发丨宣传中心

团队成员

  • 高鹏骥

    高鹏骥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肝癌、肝血管瘤、胆道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脾疾病和胃肠肿瘤的微创外科手术,腹部创伤的诊治,肝癌、胆管癌、胰腺癌、胃癌…

  • 毕敬涛

    毕敬涛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肝癌,肝脏血管瘤,胆囊癌,胰腺癌,胃癌,结肠癌的外科治疗;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以及胆管结石的多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成人腹股…

  • 柏楠

    柏楠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甲状腺、乳腺、甲状旁腺疾病以及普外科常见疾病和腹部创伤。尤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甲状旁腺肿瘤等的诊断和治…

  • 赵景明

    赵景明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腹腔镜微创手术、肝胆良恶性肿瘤、胆道系统、胰腺良恶性疾病以及脾脏疾病

  • 张自琴

    张自琴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乳腺及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疾病、骨质疏松

  • 李文东

    李文东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胃肠及肛门疾病,特别是胃肠肿瘤的诊治,腹腔镜微创手术,肛门直肠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消化内镜下的胃肠疾病治疗

  • 赵培旭

    赵培旭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胃肠及肛门疾病,外科常见病

  • 吴全

    吴全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肝胆胰胃肠疾病、甲状腺肿瘤,以及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治疗。应用PPH、套扎术等方式治疗重度环状痔、混…

  • 王欣

    王欣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腹部外科疾病,包括肝胆胰及胃肠、疝等疾病,普外科常见病诊治

  • 赵轶国

    赵轶国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胃癌,结直肠癌,胃肠间质瘤,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腹壁疝及其他普通外科常见病的外科治疗。

  • 胡琳

    胡琳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普通外科肛肠疾病,胃肠疾病的外科治疗。

  • 徐奇奇

    徐奇奇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胃肠道及胆道疾病

  • 孔娜

    孔娜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甲状腺、乳腺、浅表淋巴结等实体肿瘤穿刺活检、消融,甲状腺、乳腺、甲状旁腺等外科常见疾病诊治

  • 蔡轩

    蔡轩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综合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尤其在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专注于腹壁疝、腹股沟疝、食管裂孔疝…

  • 王湘漪

    王湘漪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消化系统肿瘤(包括胃癌、结直肠癌、肝胆肿瘤、胰腺癌、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的化疗、分子靶向及免疫治疗

  • 普通号

    普通号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 普外疾病

  • 普通号

    普通号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 普外科疾病

  • 乳腺甲状腺专病门诊

    乳腺甲状腺专病门诊

    职称:主治医师

    擅长: 乳腺、甲状腺、甲状旁腺及外科内分泌疾病诊治及术后复查

  • 肛肠专病门诊

    肛肠专病门诊

    职称:副主任医师

    擅长: 14岁以上肛门直肠疾病

  • 胆石症和胆道疾病专病门诊

    胆石症和胆道疾病专病门诊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擅长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胆囊炎、胆囊癌、胆管结石、胆囊癌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 肝胆胰肿瘤专病门诊

    肝胆胰肿瘤专病门诊

    职称:主任医师

    擅长: 胰腺癌、肝癌、胆管癌、肝血管瘤、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胰腺肿瘤的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