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世界首例腹腔镜下闭孔神经移位术,为少女重启行走希望
不久前,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的一间手术室里,进行了一场关乎命运的较量。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心联合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了世界首例腹腔镜下切取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臀上及臀下神经手术,让瘫痪在床的花季少女重燃了行走的希望。
不幸坠落,青春之花骤然蒙尘
17岁,本该是奔跑、跳跃的年纪,而患者小萱(化名)却因一次可怕的高处坠落伤,导致严重的骶丛神经损伤。这意味着控制她下肢功能的关键“电路”被彻底破坏,双下肢功能严重丧失,只能卧床,伴随大小便失禁。经检查,她的伤情属于最严重、最棘手的 “骶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如同电线从总闸被连根拔起,无法直接修复,只能另辟蹊径寻找治疗的方法。
绝境求援,顶尖团队迎难而上
然而,治疗之路困难重重。除了无法直接修复的神经损伤,小萱受伤初期的腰骶部严重感染和体内留置的抗生素骨水泥,都让这次手术的风险倍增。
为了找到最优方案,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心王树锋主任医师团队联合泌尿外科、妇产科、普外科、麻醉科等多科室专家团队进行了多次深入讨论。为了最小化创伤,团队最终决定挑战 “腹腔镜下” 这一微创方式切取神经,但小萱的受损神经缺损太大,可移位的神经又有限,因此,精准选择“拆”哪里、“补”哪里,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

微创境界,多学科协作缔造奇迹
手术顺利开始了。首先,泌尿外科王海东、徐啸娴熟的建立了腹腔镜下腹膜外腔隙,找到了左侧闭孔神经,顺利地自闭孔膜区域切取了闭孔神经,并将闭孔神经向近端游离大约9cm。由于紧邻髂外动静脉,操作的每一步都倍加小心。
随后,手外科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中心王树锋、殷耀斌完成了右侧腹直肌旁入路的建立。王海东及徐啸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完成了后腹膜神经通道的建立,顺利的将左侧闭孔神经移位至右侧腹部。在此过程中,普外科王欣在台下给与了操作建议,妇产科王永军全程做台下指导。自此,手术最艰难的一步——腹腔镜下闭孔神经移位成功完成了。

最后,团队进行了腓肠神经切取移植,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臀部肌肉的支配神经,部分伸膝的神经束支修复踝关节屈曲的神经束支。从清晨9点到夜晚9点,历时12小时,这台凝聚了多学科智慧与世界顶尖技术的手术,终于圆满成功。术后小萱恢复顺利,即将开展下一步治疗。
世界首例腹腔镜下闭孔神经移位术的成功,绝非偶然。 它立足于王树锋教授团队二十载在周围神经损伤诊治的深厚积淀,成熟于多学科协作(MDT)模式的精准赋能,最终绽放于微创技术与修复理念的革命性融合。此例手术不仅为腰骶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微创化的技术路径,更表明外科手术的未来,正朝着“创伤更小、功能重建更精准、多学科协同更紧密”的方向飞速演进。
一个由中国医生引领的周围神经修复新篇章,已然揭开,并逐步完善与成熟。下一步,团队将持续追踪神经再生与功能恢复的奇迹,让更多的患者能够重新站立,迈向新生。
编发丨宣传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