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公益行动丨守护童心,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参与系列公益活动

点击数 字体:

为积极践行“健康中国”行动中关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切实守护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近期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参与了一系列公益行动用专业力量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活动一对校园欺凌说“不”!心理科普讲座走进地坛小学

114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应北京市地坛小学邀请,为该校全体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看见,理解与行动——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的专题心理科普讲座。此次活动是心理行为医学科“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的重要一环。

wechat_2025-11-11_145130_352.png

校园欺凌是一个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识别与科学干预是阻断其负面影响的关键。本次讲座,李小钧“看见-理解-行动”三个方面层层递进,将临床实践中总结的心理学视角和干预策略带给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共同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真正的‘看见’,是看见行为背后的情绪,看见沉默背后的呼救。”李小钧表示,校园欺凌远不止于肢体冲突,也包含语言嘲讽、社交排挤、网络暴力等更隐蔽的形式,会对儿童幼小的心灵造成更深远的创伤。他通过真实的案例分析,引导教师们擦亮双眼,学会从学生的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学业下滑和社交回避等细微之处,敏锐地识别出可能的欺凌信号。

“理解”环节,李小钧从发展心理学和病理心理学的角度,深刻剖析了欺凌者、被欺凌者及旁观者三大群体的心理动因。讲座的核心落在“行动”上。李小钧深入浅出地为教师们提供了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校园欺凌预防与危机干预方案。他特别指出,干预的目标不仅是制止一次冲突,更是要修复关系,防止二次伤害,促进所有相关学生的心理成长。

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中,地坛小学的教师们就工作中遇到的具体挑战踊跃提问,李小钧均给予了专业而详尽的解答,获得了在场教师的高度评价。

活动二光影为媒,共话成长《向光花盛开》观影活动

1110日,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主题观影活动《向光花盛开》在京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电影艺术的欣赏,更是一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深度社会探讨。北京积水潭医院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与影片导演黄志忠一同,在观影后与现场观众及媒体记者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电影《向光花盛开》改编自“网络劝生者”真实经历,是中国首部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影片 。讲述夏津生因儿子自杀陷入绝望后,遇到问题少年陈晨,两人在相互救赎中重燃生活希望的故事,深刻触及了当代儿童青少年在学业、家庭和社交中面临的心理压力与情感困境。影片中角色的情感波动和心路历程,引发了在场观众,尤其是众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

在映后交流环节,李小钧从专业视角对影片进行了解读。他表示:“这部电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临床工作中遇到的许多真实案例,是需要我们社会共同关注的普遍性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李小钧强调,青少年心理问题贵在“早识别、早干预”,家庭的理解、支持与科学的引导是孩子走出阴霾的关键力量。

wechat_2025-11-11_145143_071.png

李小钧主任(右)与观众进行交流

在观众互动环节,气氛尤为热烈。一位观众就“如何在早期发现孩子的心理困扰”提问,李小钧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了具体的行为观察要点和沟通建议。一位家长则焦虑地询问如何与沉迷网络、拒绝沟通的孩子重建亲子关系,黄志忠从情感联结的角度,李小钧则从行为干预策略方面分别给予了详细解答。思想的碰撞与真诚的分享,让整个会场充满了温暖与理性的光芒。黄志忠对李小钧从医学专业角度给予的肯定表示感谢,认为这为影片的社会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科室将进一步扩大“医教结合”覆盖范围,把校园心理健康科普转化为常态化服务,同时探索更多“艺术+医疗”的科普形式,让儿童心理健康守护力量延伸到更多场景。

供稿丨心理行为医学科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上一篇: 世界首例腹腔镜下闭孔神经移位术,为少女重启行走希望

下一篇: 积医荣誉丨北京积水潭医院在北京市第三届医警突发处置大比武决赛中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