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News report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钢钉穿颅生命垂危!北京积水潭医院多学科协作成功挽救患者生命

点击数 字体:

在急危重症救治的战场上,每一次精准的治疗方案都关乎生命存续,每一次多学科协作都彰显医疗担当。

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以高效的多学科协作(MDT)机制与精湛的医疗技术,成功救治一名被钢钉贯穿颅颈的危重患者。

20251112日中午1点,急促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的宁静。一名52岁男性患者被紧急送进急诊抢救室,一枚水泥钢钉从的他面部射入,贯穿颅颈部位,生命危在旦夕。

经急诊医师问诊得知,患者是一名工人,作业时不慎被射钉枪击中。射钉枪常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枪口动能巨大,导致钢钉从其左侧下颌射入,先后穿透下颌骨、口腔、颈椎间隙,最终深嵌枕部颅骨下方。伤后患者随即出现呕血症状,虽辗转多家医院,却因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最终被转至北京积水潭医院。

wechat_2025-11-24_163342_911.png

患者术前影像(红色箭头为钢钉位置)

“患者不仅存在贯穿伤,还可能伴随血管、神经及脊柱的严重损伤,必须立即启动多学科协作(MDT)机制。”急诊科主任田兆兴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在为患者紧急完善头颅CT、血管造影等检查的同时,组织普外科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急诊内科、急诊科创伤重症监护病房(TICU)等多学科讨论诊治方案。

检查结果进一步印证了病情的复杂性。钢钉已击碎患者高位颈椎横突,造成粉碎性骨折,更致命的是左侧椎动脉已完全断裂。“一旦术中血管破损处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经过各科室专家反复研讨、权衡利弊,最终确定了由普外科负责核心手术操作,血管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同台保障,TICU团队给予术后支持的治疗方案。

wechat_2025-11-24_163520_414.png

时间就是生命。在普外科主任高鹏骥的统筹指导下,徐奇奇副主任医师到急诊抢救室,再次评估患者出血情况、伤口状态、神志状态及四肢肌力后,果断决定即刻手术。

30分钟后患者被推进手术室,一场与死神的赛跑随即展开。麻醉科医师精准实施麻醉后,徐奇奇副主任医师主刀,血管外科蒋鹏副主任医师脊柱外科王磊主治医师TICU王晶晶主治医师同步上台,神经外科王科大副主任医师则在旁随时待命,应对可能出现的颅内突发状况。

为防范钉道深处大动脉破裂的致命风险,手术团队采取了侧卧位后备显露颈动脉、横向适当扩大切口、全程显露钉道、必要时椎动脉栓塞的全套保障方案。

wechat_2025-11-24_163530_143.png

术中情况正如术前预判,当钢钉被顺利取出的瞬间,钉道深处立即出现鲜血渗出,且出血点难以直接显露。危急时刻,徐奇奇蒋鹏两位医师默契配合,果断采用“压迫止血+生物止血材料填塞”的加压止血方案,经过20分钟的精准操作,出血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规避了颈动脉开放手术及椎动脉栓塞的风险,钢钉被成功取出,手术取得关键性胜利。

wechat_2025-11-24_163545_128.png

钢钉被取出

术后患者被直接转入TICU进行精细化监护,医护团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平稳度过术后危险期。目前,患者已顺利脱机拔管,各项神经功能恢复正常,经后续康复治疗后已平安出院。

此次生死救援,共有8个科室近30名医务人员参与。从急诊的快速响应到多学科的精准会诊,从术中的风险防控到术后的精细化监护,每一环节都凝聚着医疗团队的专业智慧与责任担当,更彰显了医院作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硬核实力。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不仅成功为患者挽回了宝贵生命,更为重大创伤救治提供了的临床经验。

供稿丨普外科 急诊科

编发丨宣传中心


下一篇: 教育教学丨2025年度北京市骨科住院医师培训第二阶段临床综合技能考核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