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研究 >> 科研新闻
  • 北京积水潭医院首创脊柱-髋关节平衡分型系统——髋关节重建术个性… 已有 46 人浏览

    “唐等人的工作将其建立的预测模型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规划,拓展了个性化医疗的前景。我们可能正在见证一场技术革命,这场革命的主旨将利用数据驱动手术规划的优化,从而带来更好的疗效。”——BJJ杂志主编F. S. Haddad2024年新年伊始,北京积水潭医院传来喜报。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教授、唐浩副主任医师课题组文章A patient-specific algorithm for predicting the standing sagittal pelvic tilt one year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发表在著名骨科期刊Bone and Joint Surgery(BJJ)2024年1月刊。BJJ杂志主编F. S. Haddad教授在2024元旦社评文章A leap towards personalized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the prediction of spinopelvic mechanic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中称赞,该研究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精准和个性化治疗领域的一次飞跃(图1)。图1 BJJ文章及杂志主编社评文章截图该研究总结了我院矫形骨科多年开展机器人辅助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ty, THA)患者的术前规划-术后随访资料,国际首创一种全髋关节置换术脊柱-骨盆平衡的新分型,用于…

    2024-01-03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第十二期“医学创新汇”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顺利… 已有 348 人浏览

    12月6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主办、北京积水潭医院承办的第十二期“医学创新汇”活动在澍寰报告厅顺利召开。市医管中心科教处处长李晓峰,市医管中心财务处处长、北京积水潭医院总会计师侯常敏,市医管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建朝,市医管中心科教处副处长张明珠,各市属医院总会计师、分管科研工作副院长以及科技处、成果转化部门、财务处、信息中心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本次活动由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会上,市医管中心财资处、办公室、科教处负责人分别介绍有关背景,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安定医院与北京回龙观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对成果转化相关的的试点工作以及移动APP在科研经费报销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会人员就市属医院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和试点任务展开交流。李晓峰处长发言侯常敏处长发言杨建朝副主任发言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于洋发言北京安定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办主任张晓东发言北京回龙观医院总会计师郑函发言韦祎处长主持活动 “医学创新汇”是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于2020年4月起打造的品牌活动,分为临床研究、协同发展、交叉…

    2023-12-08 查看详情信息
  • 昌平区副区长曹巍一行到北京积水潭医院调研 已有 311 人浏览

    2023年10月18日,昌平区政府副区长曹巍率区卫生健康委、区医保局、区人力社保局、未来城管委会、昌发展,北京医药健康中心临床部等相关领导同志一行莅临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进行实地调研及交流座谈。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副院长于洋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曹巍副区长一行实地查看新龙泽院区门急诊诊疗情况、生物样本库建设和使用情况、临床试验I期病房建设和研究进展情况、中心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3D打印联合实验室建设和项目开展情况。曹巍副区长(右一)调研临床试验I期病房曹巍副区长(左二)调研中心实验室建设和使用情况曹巍副区长(右一)调研3D打印联合实验室建设和开展情况座谈会上,李玉梅书记代表医院对昌平区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于洋副院长从医院的发展历程、医疗救援以及医教研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向调研团汇报了医院的基本情况。双方就医疗转诊、科技创新联合研发、人才公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曹巍副区长高度肯定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对昌平区发展的贡献以及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医院能够充分利用昌平区资源开展深…

    2023-10-20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科研优才计划评审会 已有 363 人浏览

    9月26日,我院组织科研优才计划项目评审会,北京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李玉梅、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于洋、教育处主任孙宇庆、研究所陈大福教授、第一批科研优才计划入选人才、第二批科研优才计划申请人以及党办、科技处、人力资源处等部门参加了本次评审会。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会议。本次会议内容为第二批科研优才申请人预答辩,以及第一批科研优才中期汇报。第一批科研优才计划已执行一年,获批国自然面上课题1项,获批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资助1人、科技新星交叉项目1人,入选医管中心青苗计划2人,评审专家根据自身经验以及所在领域特点,对科研优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指导与交流。党办主任王英对科研优才计划进行介绍。科研优才计划是我院为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需求所制定的人才计划项目。医院将在科研经费支持、科研时间保障、人才培育措施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保障,并建立了院领导联系制度,力争在培养期内能达到申报国家级人才项目的标准。根据《北京市属医院“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相关精神,按照党委制定《科研优才计…

    2023-09-28 查看详情信息
  • 喜讯!我院荣获“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建… 已有 276 人浏览

    9月4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医药主题日启动仪式暨第八届海外华侨华人中医药大会成功举办。会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为示范建设单位和基地授牌。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建设单位”接受授牌。北京市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建设项目是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经过项目评审,北京积水潭医院依靠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模式以及中医药科室的丰厚底蕴和创新成果,获评示范建设单位。科技处处长韦祎参加授牌仪式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医相关科室包括中医科、针灸科、中药房、中医正骨科,大多成立于建院之时,历史悠久。我院拥有包括清代御医佟阔泉,北京名中医张仲元、梁仪韵,首都国医名师林珠、杨玉华,北京市优秀名中医梁志齐等名老中医,研制出“正骨洗药”、“腾药”等临床常用方。经过60余年的发展,中医药相关科室逐渐形成了以中医内科为主、专科专病特色发展的综合性学科,为学习、总结和传承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搭建了良好平台。我院将以示范建设工作为契机…

    2023-09-05 查看详情信息
  • 聚焦3D打印,创新引领发展——北京积水潭医院参展2023年服贸会 已有 302 人浏览

    9月2日,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在北京首钢园3号馆盛大开幕。本届专题展以“科技赋能健康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聚焦科技与创新,展现医疗卫生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和医疗服务新模式。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本次服贸会医疗机构代表之一,携3D打印技术和产品亮相专题展核心公益展区,集中展示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临床诊疗方法、技术和产品创新,包括骨创伤、脊柱、髋、膝、肩、肘、踝、腕等多部位的3D打印定制化假体模型、3D打印定制化钢板、ABM髋臼重建系统等。多项成果为全球首创或者全国首创,受到观众和媒体的重点关注。院党委书记李玉梅(右二)和院长蒋协远(左二)到医院展区进行指导副院长于洋(左二)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访谈科技处处长韦祎接受媒体采访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区3D打印产品展示3D打印技术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的发展近年来,北京积水潭医院以骨科临床诊疗需求为导向,基于3D打印技术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创新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临床诊疗新方法、新技术、新产品,实现了覆盖术前数据收集、逆向…

    2023-09-04 查看详情信息
  • 数字疗法助力诊疗能力提升——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创伤骨科ERAS理… 已有 277 人浏览

    尽管骨科疾病的治疗早已按照生物-心理-社会的全面医学模式进行,ERAS理念也明确强调了心理与社会因素在患者围术期的重要性,然而,现有ERAS理念下创伤骨科研究对于心理因素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3年8月22日印发的《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指出,心理状态应当作为规范化的术前风险评估的一部分,鼓励医疗机构采用心理治疗促进术后患者康复。基于此,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在ERAS领域,深挖技术创新潜能,探索造福患者新路,将“构建创伤骨科ERAS理念下身心综合康复诊疗体系”项目纳入临床医学发展专项。8月31日,该项目第一次启动沟通会在新街口院区召开。院长蒋协远、副院长吴新宝、副院长于洋、医务部副主任程洋、护理部主任鲁雪梅、科技处处长韦祎、创伤骨科主任公茂琪、创伤骨科副主任李庭、康复医学科主任黄强、心理行为医学科主任李小钧、疼痛科主任周雁、麻醉科袁嫕副主任医师等参加会议。会上,项目负责人李庭教授介绍项目相关研究内容,并汇报下一步工作规划。他表示,要在优化ERAS原始数据库的同时,尽快将数字…

    2023-09-01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交流丨科技处举办“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医学科技攻关项目”… 已有 333 人浏览

    近日,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发布了《关于征集医学科技攻关项目(有组织科研专项)的通知》。为响应创新中心“有组织科研”医学研究模式建设目标,推动我院高质量临床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我院特色学科临床资源优势,科技处积极组织本次科技攻关项目申报工作。7月14日下午,科技处特邀请首都医科大学特聘校长助理廖新生教授就创新中心医学发展模式和医学科技攻关项目申报相关政策开展宣讲交流活动。院长蒋协远出席了本次会议。脊柱外科副主任何达、骨内科主任邓晓莉、创伤骨科毛玉江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满斯亮副主任医师、手外科刘畅主治医师等多个科室和课题组老师参加了交流活动。会议由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依托首都医科大学校本部并紧密联合附属医院、未来的研究型医院等首医自身优势资源,针对重大疾病方向,建立和完善科研探索文化和学术交流体系。创新中心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将临床和基础科研有机双向结合,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特…

    2023-07-15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丨北京积水潭医院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开展学术交流 已有 354 人浏览

    6月25日下午,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于洋一行赴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开展了学术交流活动,双方基于合作需求进行了座谈。会议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所务委员王琳淇研究员主持,科技战略规划与重大项目处处长喻亚静、副处长仝舟,以及陈义华、马俊才、马旅雁研究员等专家参加了座谈。我院矫形骨科主任周一新、烧伤科主任沈余明、院感处处长陈辉、科技处处长韦祎、烧伤科副主任覃凤均、矫形骨科主任助理邵宏翊、烧伤科杜伟力副主任医师等专家一同参加了座谈交流。座谈会现场座谈会上,于洋副院长和王琳淇研究员分别介绍了双方前来参加学术交流的各位专家老师,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会带动双方深度的交流合作。首先,我院院感处处长、烧伤科陈辉主任医师,围绕“烧伤与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诊疗技术”开展了学术报告,介绍了烧伤救治和各种组织创面感染的管理和临床诊断要点,以及皮肤软组织抗感染治疗和创面修复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随后,矫形骨科邵宏翊副主任医师作了题为“骨与关节感染——诊断与治疗的‘痛点’”的报告,介绍了骨与关节感染性疾病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技术原则,提出了…

    2023-06-26 查看详情信息
  • 培训交流丨北京积水潭医院开展影像学AI辅助诊疗研究方法讲座 已有 298 人浏览

    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影像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AI技术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通过各种算法进行图像分析、特征提取和识别,辅助医生进行影像诊断,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处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影像学AI辅助诊疗研究方法培训讲座”在新街口院区骨培中心开展。本次讲座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郭秀花和团队主要成员李伟铭,就AI辅助诊疗研究方法以及软件实现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讲解。脊柱外科、创伤骨科等临床科室,以及科技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创伤骨科研究所、病案统计科等人员参加讲座。郭秀花教授讲授了“基于医学图像开展临床研究的核心建模方法”,主要从方法学角度讲解了图像分割、文理特征提取、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并介绍了SVM、随机森林、卷积神经网络、XGBoost等分类诊断方法的原理。最后,郭教授与时俱进,讲述了最近比较火的人工智能技术ChatGPT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临床影像研究提供了思路。李伟铭博士以“医学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建…

    2023-06-05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两个首都医科大学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项目 已有 363 人浏览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公布了“关于调整第一批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及设立2023年度培育项目的通知”。其中,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两项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培育项目。项目一:上肢畸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Clinical Center for upper extremity deformities,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挂靠单位: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负责人:陈山林。项目二:创面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Clinical Center for Wounds,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挂靠单位: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负责人:沈余明。首都医科大学为进一步促进学科发展,优化学科队伍,打造特色专科,学校在已有临床专科学院(系)高原基础上,创建了优势学科和优势专家团队的学科高峰,即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从2016年3月筹建至今,坚持动态管理、优胜劣汰、滚动建设的管理机制,目前共有40家中心建设项目和7家培育项目在建。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自成立至今,大大推进了各临床医学院解决临床危重症疑难杂症的能力和进程,提升了各临床医学院整体的临床诊疗与研究水平,增强了各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学科的服务社会能力,创新…

    2023-05-31 查看详情信息
  • 聚焦中关村论坛丨北京积水潭医院参加2023中关村论坛技术经理人大… 已有 261 人浏览

    5月28日,中关村论坛技术经理人大会在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会上正式发起成立“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作为该国际协作网络成员单位代表,于洋副院长参加启动仪式及“医药健康发展中的技术转移”圆桌对话环节。“技术经理人协作网络”是由全球技术经理人共同发起的以公益性质为主的常设性活跃协作机制,在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指导与支持下发起成立的,旨在为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合作、交流、对接、发展搭建有效平台,放眼全球协作视野,服务国家创新战略,发挥国内国际双循环优势,助力提升技术经理人队伍的职业认同感、荣誉感、使命感,支撑科技创新发展与全球科技治理。大会发布了《中关村论坛技术经理人大会二十项重点推介技术转移实践经验案例》,北京积水潭医院作为典型案例入选。在本届中关村论坛上,我院的科技创新成果“基于解剖学—运动学—力学整体重建的膝关节单髁置换手术机器人”参加专场路演活动,智能骨折复位机器人项目作为重点项目在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期间宣传发布。我院将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

    2023-05-30 查看详情信息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丨“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正式上线 已有 227 人浏览

    发 刊 词时光匆匆,步履不停。2019年成立的北京积水潭医院技术转移办公室已经5岁啦~这五年充满机遇,我们踌躇满志、聚势启航,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下推陈出新,搭平台、建制度,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打下根基、深耕土壤;这五年充满挑战,我们迎难而上、勇于突破,深化赋权改革,探索赋权路径,激发医务科研人员内在动力,畅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顺利完成北京市首例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案例;这五年不断成长,我们埋头苦干、厚积薄发,开拓出符合积水潭医院特点的创新转化模式,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数量和转化金额稳步上升,多个重大项目得以转化落地。今天,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运营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这里是提供业务资讯、推送热点信息的新载体,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展示优质成果、展现业务技能的新阵地,是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应信息时代、寻求突破进步的又一次积极实践。作为与时代接轨的全新平台,公众号将及时发布我院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最新动态,集中展示我院最新科技成果和转化项…

    2023-05-30 查看详情信息
  • 肌肉定量影像评价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意义重大——北京积水潭医院… 已有 218 人浏览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程晓光教授团队牵头的多国学者合作的研究工作“Muscle size and density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eath after hip fracture: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肌肉面积和密度与髋部骨折后死亡风险独立相关:一项随访队列研究)”在线发表于老年医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 (2023,DOI:10.1002/jcsm.13261,影响因子12.1,中科院一区Top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死亡风险很高,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同龄无髋部骨折人群,被称为过高死亡风险。针对老年髋部骨折过高死亡风险,既往研究发现年龄、性别、并发症、基础疾病等是相关风险因素,然而上述影响因素多无法干预改善。肌少症近年来被发现与多种疾病和创伤的死亡风险相关,而基于CT测量的肌肉面积和密度能否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目前尚不清楚。积水潭研究团队(放射科、创伤骨科、积水潭肌少症研究中心)采用术前髋部CT测量臀肌的面积和密度,通过随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位时间4.5年),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肌肉密度与髋部骨折术后第一年的…

    2023-05-24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全外显子基因检测(WES)案例分享暨技术特点交流会圆满… 已有 209 人浏览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临床应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得到了遗传学的病因诊断。为更好地促进全外显子基因检测(WES)在临床上的应用,近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联合实验室主办的全外显子基因检测(WES)案例分享暨技术特点交流会圆满召开。会议邀请了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吕学敏、小儿内科主任万乃君以及联合实验室于超计博士,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经验分享。会议伊始,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处处长韦祎向参与本次会议的专家同仁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希望通过本次交流会帮助大家了解WES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了解WES技术如何与临床的疾病诊断与科研相结合。交流会第一位讲者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副主任吕学敏教授。吕学敏教授介绍了自己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对WES技术的认知,详细讲述了三例使用WES辅助骨科疑难疾病诊疗的案例,诠释了WES如何在临床诊断中解决疑难问题,在临床工作中如何适宜地应用全外显子组的检测,并挖掘其中科研价值。第二位讲者是北京积水潭医院儿科主任万乃君教授。万乃君教授通过病例分析的形式围绕遗传学检测、WES在临床诊断各个环节…

    2023-05-20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丨聚焦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创新转化!北京积水潭医院医学… 已有 219 人浏览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在4月26日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北京积水潭医院举办医学创新系列培训暨知识产权日特别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北京大学医学部产业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沈娟,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顾昕,以及北京中巡通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代理部部长崔来贺作为培训嘉宾,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北京积水潭医院科技处处长韦祎主持培训活动并开场。他表示,科技创新是医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培训提高医务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成果转化意愿,了解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相关政策和模式,将能够为医院创新转化工作提供助力,为医院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的动能。韦祎处长主持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是2020年《专利法》修改时新增的内容。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顾昕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详细解读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出台背景和重要意义,分享专利开放许可的申请条件和具体实施操作…

    2023-04-28 查看详情信息
  • 学术交流丨北京积水潭医院召开“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 已有 208 人浏览

    4月4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主办(承办)的“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启动会中期会议如期举行,首发项目参与单位以及接受推广单位的多家医院代表参会。此次会议启动了两项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治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与“创伤后肘关节障碍治疗技术及应用”,并对首发专项“三角韧带加强修补术锚钉置入位点及拉紧方式的生物力学机临床试验研究”进行中期总结。会议由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孙志坚主持。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李庭教授介绍到场专家并进行开场致辞,感谢各位专家同道的到来,希望能够对此次课题展开讨论并批评指正,进一步相互学习、深入合作。李庭教授致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郇勇教授讲解了“骨力学性能仿真与力学等效仿真骨研究进展”,介绍了团队为了更好结合骨力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做的探索工作,发人深省。郇勇教授授课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费晗代表李庭教授团队,对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治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2023-04-06 查看详情信息
  • 科研培训丨第一期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科研能力提升训练营顺利召开 已有 349 人浏览

    近日,由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主办的“骨科临床与研究科研服务平台项目”第一期科研能力提升训练营(以下简称:科研能力提升训练营)在京举办。训练营有幸邀请到了《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副总编辑、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院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雪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刘淼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楠教授参加。本期训练营2022年9月启动,有25位临床医生踊跃报名,经过两轮激烈的筛选,最终有16位医生符合条件可以进入到此次训练营中,由于医生临床工作特点,最终有10名学员参加,会议由《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编辑部牛艳艳主任主持。北京积水潭医院蒋协远院长在训练营开幕致辞中指出,医学学术期刊是临床科研成果产出的承载和传播媒介,在推动医学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期刊的一系列指示和要求,进一步提升骨科领域临床研究水平,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编辑部从文章产出环节倒推科研产出路径,搭建“骨科临床与研究科研服务平台”,希望通过引进科研新技…

    2023-03-07 查看详情信息
  • 北京积水潭医院获得五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拟… 已有 316 人浏览

    2月16日,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拟资助项目公告”。我院共获得5项拟立项资助,包括4个面上项目和1个青年项目,拟资助总经费90万元。本年度我院共申请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43项,科技处结合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条例和项目管理办法,为我院申报人员详细解读项目申报指南,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努力提升我院市自然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经过评审,我院最终获得5项拟立项资助。祝贺获得资助的5名同事,科技处将继续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再接再厉,力争下一年度申报工作再获佳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设立于1990年,旨在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发展相应的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在力求提高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和为首都服务的水平上,开拓创新,以促进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供稿丨科技处编排丨靳晓方 于淼校对丨于淼 张驰 陈梓凡

    2023-02-17 查看详情信息
  • 创历史新高!2022年北京积水潭医院获批7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已有 361 人浏览

    近日,2022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各专项的立项工作已陆续完成,北京积水潭医院牵头承担的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5项课题获批立项,获批中央财政经费3604万元,获批项目数和经费数创历史新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设立,重点资助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聚焦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领域提供持续性的支撑和引领。近年来,我院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在临床研究和医工交叉与转化方面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发布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诊疗指南,深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提升医院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今后,医院将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优化创新体系,推进医工企联合研发,不断提升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和水平,为医疗领域科技创新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文丨科技处编辑丨靳晓方 于淼

    2023-01-18 查看详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