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报道 > 正文

新闻报道

白露至,润燥为先,医生教您养肺护脾

点击数 字体:

白露(979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它标志着炎热的夏季真正结束,天气逐渐转凉。古语云:“白露为霜”,意思是早晚气温下降,露水凝结成霜,人们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凉意渐浓”。在中医看来,秋季肺气旺盛,但此时最容易受到“燥邪”侵袭,出现咽干咳嗽、皮肤干痒等不适。

“凉燥”与“湿邪”,护阳气

白露之后,往往是“早晚凉、中午热”,湿气尚未完全消退,容易形成“凉燥”,对脾胃和肺气影响尤大。

起居调养

早睡早起:遵循“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可养阳气,早起顺应肺气舒展。注意保暖:“白露身不露”,外出时应添薄外套,尤其要保护腰腹和脚踝,避免寒气入侵。保持环境清爽:室内适当通风,但夜间不宜开窗直吹;被褥常晒,祛湿防潮。运动适度:以散步、太极等轻缓运动为宜,避免大汗出汗过多,以免伤阴。情志调畅:秋气肃杀,容易引发“悲秋”情绪。建议多接触自然、听舒缓音乐、外出踏秋,保持愉悦心境。

饮食调养

宜:滋阴润肺、健脾祛湿的食物,如百合、梨(宜煮水或蒸食,避免生食伤脾)、银耳、蜂蜜、糯米(白露习俗“吃龙眼、喝米酒”)、龙眼、山药、莲子、南瓜。忌:过多生冷、冰饮、凉菜,以防寒湿伤脾;少食辛辣油腻,避免耗伤肺气。推荐:煮银耳百合莲子羹或饮用适量乌龙茶、普洱茶,不仅润燥,还能健脾。

白露养生的关键在于 “早防凉、常润燥”。如果此时不注意保养,极易诱发秋季常见疾病,如咳嗽、哮喘、鼻炎的复发。建议大家顺应时节,养护肺气,保持身心安宁。

供稿丨中医科 柳博文编发丨宣传中心


下一篇: 以精诚之心,担国家使命——中国第四批援瓦努阿图医疗队今日出征